广东会

后浪工业设计_后浪工业设计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03-15 作者:定制工业设计网 0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后浪工业设计_后浪工业设计怎么样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后浪工业设计_后浪工业设计怎么样

一、人文爱乐合唱团

人文爱乐合唱团简史 2004-2009
逯 建


2004年以前人文爱乐合唱团的发展简史,我已经在五年前的文章中记述过了。自2004年以来,合唱团还发生了许多事情,有必要在时隔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回顾反思。与2004年之前合唱团的重点任务主要是理顺人员组织相比,2004年之后的合唱团则将关注的重点完全放到了合唱艺术之上,围绕着合唱团的种种外在的制度改变都被一些细小的内部变化所代替,让准确完整地描述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变成了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
一、走入真正地“合唱艺术”(2004.9-2005.12)
因广东会的分院,人文爱乐合唱团变成了一个校级合唱社团。这一变化虽然给合唱团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却也赋予了学生在社团组织中更大的权利。2004年春湖北省合唱协会下属的几支高水准的合唱团到武汉大学梅园小操场的演出,使得人文爱乐真正接触到了湖北省最高的合唱水平,也认识到了自身水平的差距。合唱团趁此机会加入了省合唱协会,为日后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月22日“金黄色的云朵安睡了”专场结束后,合唱团下决心今后一律使用五线谱记录的曲谱进行排练,并使用固定调唱名法唱名。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团员的音高意识,也可以扩大曲目(特别是来自国外的一流曲目)的选择范围。2004年的暑假,合唱团进行了第一次的暑期集训,利用不到一周的整段时间,团员们进行了发声、呼吸、识谱等训练,也试排了《Habana Linda》等作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04年春,合唱团曾进行了一次人员补招,但那次招新无论从组织还是规模都谈不上正式。2004年9月,合唱团正式面向全校2004级同学进行了一次招新。新同学或是经过在食堂门口发放传单、现场报名的海选模式,或是通过已有的合唱团成员的推荐,再集中到一个固定的地方进行面试。面试环节分自我介绍、模唱、试唱、歌曲选唱等环节,试题的难度也随着新同学的能力有所变化,这样总共只有不到5%的同学被录取。被录取的同学很快成为了合唱团的主力,合唱团还在日后的排练中不时推出各种考核、PK活动,以保证每个合唱个体的训练水平。
2004年的下半年,合唱团并没有任何演出,转而专心于团队的内部建设上,2005年,合唱团代表武汉大学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艺术节,获得了湖北省一等奖。5月又在物科院报告厅上演了现代音乐专场,在全校合唱爱好者中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通过一年的训练与探索,合唱团团员们终于认识到了合唱艺术与作为群众活动的歌咏的区别。我们普通所指的“合唱”,一般指的是参与人数多、很能调动群众情绪的歌咏,它的目的更多是抒发胸臆,陶冶情操。而合唱艺术则要在歌咏之上要求的更多,除了需要精确处理音准、节奏、呼吸、咬字、发声方式以外,还需要体会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歌曲应有的意境,是比歌咏高很多层次的。作为大学生合唱团,理应在艺术方面有更高的追求,因此如何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提高自身的水平就成为了合唱团发展的主要任务。
虽然合唱团明确了合唱艺术歌曲的发展方向,但究竟该排练什么作品仍是一个大问题。国内公开出版的合唱谱集还达不到真正的合唱艺术歌曲的水准,要想获得适当的曲谱还需另想办法。此时,加入省合唱协会所带来的好处就逐渐凸显出来。通过合唱协会的平台,人文爱乐逐渐与广东会音乐学院的田晓宝教授及他所指挥的TIANKONG合唱团取得了联系。TIANKONG合唱团此时已在国内合唱界小有名气,他们向人文爱乐提供了许多高水平的曲谱,也在具体的排练上给予了人文爱乐很大的帮助。通过观摩TIANKONG合唱团与美国的哈丁大学、奥古斯塔那大学合唱团、德国德累斯顿德国无伴奏合唱团的交流演出,人文爱乐的团员们领略到了国外高水平合唱的高超实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团员提高自身水平实力的斗志。
二、参加“世界合唱比赛”(2005.12-2006.7)
参加世界性的合唱比赛,当然是人文爱乐一直期望的一个目标。由于TIANKONG合唱团于2004年到德国不莱梅参加了第三届世界合唱奥林匹克大赛(World Choir Olympic Games,现改称“世界合唱比赛”)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且第四届比赛在厦门举办,参赛费用可以大大节省,因此合唱团冒然决定准备参赛。但当下了决心以后,大家却发觉困难重重。人文爱乐的水平离TIANKONG合唱团尚有一段距离,而且从没有过参加国际比赛的经验,完全不知道国际主流的合唱曲目以及合唱风格是什么,如果文不对题,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挫伤团员的积极性。不过这种担忧很快就被团员们的热情所化解。本来奥林匹克的精神就是重在参与,那么通过参赛本身就是一个锻炼提高的机会,得奖与否并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合唱团在达成了如此的共识以后,就开始了忙碌而漫长的一年准备工作。
参赛之前的准备,整体上说是比较凌乱的。结合自身的特点,合唱团选择了参加难度大、竞争激烈的黑人灵歌以及混声室内两个组别。直到报名截至之前的最后三个月,合唱团才收集完所有的参赛曲谱,许多曲目的排练也要远落后于计划,许多团员都为排练的进度捏了一把汗。不过好在合唱团的备赛得到了武汉及全国音乐界前辈的广东会支持,田晓宝老师曾多次给予人文谱务及排练的建议,省合唱协会会长王秀峰老师及夫人林静白老师则多次亲自到合唱团参与排练,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燕老师在最后集训时也给予了合唱团很大的指导,在赛前给予团员们很大的信心。团员们在排练中也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五一”与七月前半个月的暑期集训,虽然比较辛苦,却也使团员们从水平的提升中体会到了快乐。
参赛的经费是另一项需要考虑的问题。虽然世界大赛在国内进行可以节省大笔费用,但仅5000元的报名费就让合唱团难为了许久。由于是学生自发的组织,团务组对团员愿意承担多少额度的食宿费用并不清楚,所以并不敢估计总体的经费缺口。就在此时,恰逢刘道玉老校长的回忆录《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出版,书的封底上留下了刘道玉基金会的联系方式,团务组借此与基金会取得了联系。基金会方面在多次与人文爱乐的团务组同学进行沟通并现场考察了人文爱乐的排练情况之后,对合唱团发展十分肯定,决定给予合唱团5000元的报名费赞助。之后,合唱团陆续收到了一些团员的个人赞助,在团的团员也表示能够承受赴厦门的食宿费用,赴厦门比赛期间又受到了武大厦门校友会的广东会支持,经费紧张的问题的才得以基本解决。
在2005~2006年的一年中,人文爱乐共主办了两场正式演出。第一场是2005年11月底的人文爱乐六周年庆典,这场音乐会同时也肩负了厦门比赛预赛报名录音的任务,第二场是2006年6月10日与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爱乐合唱团的交流演出,当然这场音乐会也是赴厦门前的一次曲目汇演。值得一说的是,与省歌爱乐的交流演出也开启了后来两支或多支合唱团相互交流的先例。最终,人文爱乐在厦门获得了混声室内复赛金奖决赛银牌和黑人灵歌复赛银奖的成绩,应该说已经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了。
三、广泛的交流与学习(2006.9-2009.12)
世界合唱比赛的获奖,从外在的形式上证明了合唱团具有了一定的实力,然而合唱团的真实水平的提升,还必须从反复的演出实践中获得。从厦门归来后,合唱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学习。由楚天音乐台的名主播阿申主持的湖北省图书馆合唱专场是厦门归来之后的人文爱乐走出去的第一场音乐会,节目的录音当日晚上还在《阿申爱乐》播出。而利用省合唱协会的平台,人文爱乐也学习到很多东西。2006年底,人文爱乐参与了湖北省合唱协会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主办的学生合唱团交流音乐会。自2007年开始,省合唱协会的会长王秀峰老师及夫人林静白老师更是对人文爱乐进行过多次亲自的指导。通过王老师对排练和林老师的声音训练,使团员不论是在对曲谱的理解、音准节奏的控制还是声音及情感方面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层次。武汉音乐学院的朱步熹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的王燕教授也对人文爱乐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两位教授曾多次到合唱团的排练现场指导排练,合唱团还有幸在朱步熹教授指挥专场音乐会上与朱步熹教授有过合作。
除了向合唱音乐界的前辈悉心学习之外,人文爱乐还广泛与其他合唱团进行交流。武汉大学常青合唱团是武大的退休老教师组成的老年合唱团,他们对由武大的学生组成的人文爱乐有着特殊偏爱。除与人文有一次非常深入地交流以外,还多次向人文提供了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排练场地。省歌爱乐合唱团是王秀峰、林静白老师亲自指挥的合唱团,人文也与他们有过交流和同台演出。黄石爱乐是省协会中另一只活跃的合唱团,人文曾与他们在省歌舞剧院有过一次同台演出,2008年“五一”人文还曾到黄石市铁山区与黄石爱乐进行过交流。2008年3月,人文爱乐接待了到访武汉的香港重唱艺术团,并与之进行了交流和共同演出。一年之后的2009年7月,人文爱乐回访香港,并与香港重唱艺术团在香港大会堂共同举行过演出。
随着合唱团水平和社会影响的逐步提高,人文团员构成及训练方式在这几年间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由于报名的踊跃,团员的基础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多数团员都能熟练识谱,其中大部分团员具有相当好的乐器基础,有人甚至能演奏多种乐器。通过外聘声乐指导(如声乐顾问叶自强)的方式,合唱团尽可能地弥补团员在声音方面的先天不足。2007年秋,在大多数团员的要求下,人文每周增加一次日常排练,大大增加了排练复杂作品的可能性。在这三年中,人文爱乐尝试排练过许多不同语言、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合唱团还尝试变化,采用合唱、重唱、小组唱的形式来对这些作品进行演绎。通过大量新鲜且风格迥异的作品的排练,团员对合唱艺术的理解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团员在舞台上的表现力感染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时值2010年世界合唱比赛又要在中国举办,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合唱团又开始了针对在绍兴举办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的系统准备工作,力争在这次比赛能取得好的成绩。
四、内部管理
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固然是一个社团追求的目标,而稳健的内部管理,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随着人文爱乐的发展逐渐步入了正轨,内部管理也逐渐趋于规范化、制度化。自建团之始,人文爱乐就同时拥有合唱团团长与艺术总监两个职务。合唱团团长平时一般负责内部纪律、演出时负责协调场地后勤等事务,艺术总监则负责排练等业务问题。团长一般任期一年,特别情况下可以续任,2009年下半年开始,合唱团又尝试了团务小组的制度。在团长(团务小组)之下是声部长。原来的声部长在合唱团中仅作为上传下达的职务,但在实际训练中逐渐发现,声部长对合唱团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声部长逐渐负责排练中试唱、本声部的基本的音准节奏等问题,同时还要负责声部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随着人文爱乐的逐渐成熟,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团员的入团,可担任声部长的人选逐渐增多,不少富有热心的同学主动请缨,声部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合唱团的中坚,排练的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2004下半年起,随着五线谱识谱要求的提出,合唱团内部诞生了一个新的职位——谱务主管。谱务主管负责曲谱的保管、简谱向五线谱的转换以及分声部的MIDI制作。设置这一职务最初的考虑主要是个别团员还存在识谱的困难,需要借助辅助排练的手段,但随着合唱团团员素质的提高和积累的作品的增加,谱务管理的工作逐渐变得比较简单。2006年开始,合唱团又设立了财务主管的职务,财务主管不仅管理日常的经费,还负责制订诸如外出比赛表演时的预算。财务主管一般由经管学院(尤其是会计学专业)的同学担任,实行人事与财务事务上均独立于团长(团务组)的运作模式。而在每次校内招新和公开演出的宣传中,合唱团都要制作多种海报,于是海报制作又成为一个相对而言比较专业的工作。虽然海报的设计并不仅局限于专业同学,但一般倾向于城市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的同学。大型活动之后,一般也有同学专门负责向学校的主要媒体写稿。通过以上的内部管理,合唱团为许多团员提供了能力锻炼的机会,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也通过分散权力与职责达到了稳定合唱团的管理目的。
五、基金顾问支持
人文爱乐合唱团的发展,一直得到了刘道玉基金会的广东会支持。刘道玉老校长一直希望将这个基金会的资金用于鼓励教育特别是广东会型教育,人文爱乐这种自发的、探索型的发展理念完全符合基金会的设立精神。自2005年底收到合唱团的求助邮件以来,基金会的老师们就一直主动与合唱团进行沟通,并多次对合唱团的发展表示肯定。开始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基金会使用的是每逢大型比赛演出一次性支付一定费用的支付方式,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基金会将对人文爱乐的支持经费设立成为专项,提高支持的额度并接受公众监督。有了此笔经费,大大拓宽了人文爱乐的活动范围,到香港演出、到绍兴的比赛都得以成行,从而开拓了团员的视野,结交了大批合唱爱好者,提高了合唱团的社会知名度。
还有几位教授在合唱音乐、西方艺术文化等方面给予人文爱乐很大的帮助。艺术系的江柏安教授一直通过公选课程《西方音乐文化》和“周末艺苑”的演出平台对人文爱乐进行宣传和鼓励,他还主持过一场合唱团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演出晚会。哲学学院赵林教授是指挥周锴的导师,他对西方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研究也通过著作、讲座以指挥转述的方式在合唱团广泛传播。通过介绍,合唱团指挥赴香港及台湾交流访问,使人文爱乐得以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的温伟耀教授、台北爱乐艺术总监杜黑先生取得联系。温伟耀教授对宗教哲学和音乐文化都很有研究。2007年6月,他曾在武汉与人文爱乐合唱团的全体团员有过一次比较深入的音乐文化交流。2009年,人文爱乐赴香港演出期间也回访了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台北爱乐的杜黑先生是台湾合唱界的前辈,他对人文爱乐合唱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除了安排排练观摩之外,还赠送了许多富有台湾特色的歌谱,使合唱团得以了解海峡对岸的合唱音乐及合唱社团文化。
六、同时期的其他学生合唱团
人文爱乐合唱团的团员,来自全校各个学院,通过团员对各个学院合唱团的带动,使得各个学院合唱团的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坚持全年训练的团队从2004年之前的生科、法学两家扩展到了经管、数学、信管、外语、化学、国软等学院,所排练的曲目也基本摆脱了歌咏合唱的范畴,大量的合唱艺术作品进入到金秋艺术节比赛的选择范围,其中不乏国际合唱比赛难度级别的作品。各个学院合唱团在比赛的前后还开展了相互观摩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各合唱团的相对水平,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各合唱团的友谊和联系,各学院合唱团间那种彼此不相往来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2007年,人文爱乐与部分学院合唱团开始发起春季合唱展演。展演在2008年之后逐步演变成五院联合演出,以及后来的合唱艺术节。
各院团的蓬勃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人文的进步。通过与院团的互动,一些未被人文面试招录到的高水平团员得以进入到人文爱乐,提升了合唱团的实力。各个学院在提供排练场地、后勤支持、宣传方面对人文爱乐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各学院合唱团的团员还成为了人文爱乐历次演出的忠实观众。随着生科院、经管等学院的合唱团加入湖北省合唱协会,以及五院合唱展演的开展,武大的合唱社团群体已初具规模,引起了周边其他高校合唱爱好者的关注。
人文爱乐虽是武汉大学的学生社团,但并不排斥其他学校同学的加入,先后有广东会(中国) -官方网站、广东会(中国) -官方网站的学生成为人文爱乐的成员,这些团员的到来大大促进了人文与这两所高校合唱团的交流。除此之外,人文爱乐还先后与中广东会学生合唱团、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等非武汉的高校合唱团建立了联系,北洋合唱团还在比赛信息和曲谱方便给予了人文爱乐很大的帮助。这些都为人文爱乐将发展的视野拓宽至全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语:对未来的定位
如果说2004年之前的合唱团还更像是个小学生,所体现的更多是同学们对大学校园生活的美好向往,那么2004年之后的合唱团就更像是一个有执着追究的年轻学者,在她的身上更多地体现出的是艺术人文气质。建团十周年以来,虽然人文爱乐的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理想状态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只有认清自身所处的位置、面临的挑战及可能的机会,才能正确地找到快速发展社团的途径。
从已存的或潜在的问题来说,首先,合唱团接触严格意义上的合唱才几年,很难说真正理解到了合唱艺术的真正内涵,其次,由于国内资源的缺乏,合唱团在曲目的选择时比较有限,对曲目理解还谈不上非常深入,造成了演出效果不尽人意的情况。从艺术的推广角度来讲,合唱团的受众较多是高校的爱乐人士,那些对艺术了解不多的人士被拒之门外,因此如何在自身艺术水平的提高与合唱艺术的普及上有所作为,的确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合唱艺术,虽然是“小众艺术”,但并不是不可推广的。而作为高校的爱乐合唱组织,如何利用高等学校的平台,利用与其他合唱团的关系,最大可能地推广普及该种艺术,是摆在人文和所有合唱爱好者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未来的设想:社团化应该是人文爱乐应该坚持的办团方向,只有这种形式才能最大可能地去除功利心,同时调动所有团员的积极性。坚持高雅音乐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在大学校园里更加积极普及合唱艺术,应该能收到更好的效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人才理念将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人文爱乐应该能够借助此种趋势,尽可能地提升自身的价值。

附:人文爱乐合唱团历年主要的音乐会及交流演出(2004~2009)
2005年5月 现代音乐专场音乐会 物广东会(中国) -官方网站
2005年11月 人文爱乐成立六周年庆典音乐会 武大教五楼报告厅
2006年6月 与湖北省歌舞剧院爱乐合唱团交流音乐会既赴厦门比赛汇报演出 武大人文馆主厅
2006年10月 招新专场音乐会 樱顶大学生俱乐部
2006年11月 省图专场(阿申主持) 湖北省图书馆报告厅
2006年12月 湖北省合唱协会学生合唱团交流音乐会 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
2006年底 与武大常青合唱团交流 武大老年活动中心
2007年6月 纪念金秋艺术节20周年专场音乐会(与生科院、经管院合唱团合办) 武大人文馆主厅
2007年10月 与洛杉矶华人合唱团、黄石爱乐合唱团交流音乐会 省歌舞剧院
2007年12月 人文爱乐成立八周年庆典音乐会 樱顶大学生俱乐部
2008年3月 与香港重唱艺术团交流音乐会 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
2008年5月 与黄石爱乐合唱团交流 黄石市铁山区
2008年6月 参与武大五个学院合唱团交流音乐会 武大人文馆主厅
2008年11月 参与朱步熹指挥音乐会 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
2009年7月 与香港重唱艺术团交流音乐会 香港大会堂音乐厅
2009年5月 人文爱乐成立十周年庆典音乐会(之一:合唱重唱专场) 武大广东会(中国) -官方网站
2009年10月 人文爱乐成立十周年庆典音乐会(之二:迎新专场)樱顶大学生俱乐部
2009年12月 人文爱乐成立十周年庆典音乐会(之三:中国歌曲专场) 武大教五楼报告厅
2009年12月 武汉大学新年音乐会合唱专场 武大法学院模拟法庭

2010年5月初稿
2012年6月修改

特别感谢苏小笛对本文的修改

后浪工业设计_后浪工业设计怎么样

二、上海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

身为上大广东会(中国) -官方网站的研究生,数学系我是不得不提的!真不是我护短,所有学校的广东会(中国) -官方网站一定是套路最少的学院,你至少正在广东会(中国) -官方网站可以活得真诚一点哈哈哈。说正经的,首先,广东会(中国) -官方网站有很多大牛老师,他们学术造诣很深,为人正直善良,品行端正,如矩阵论领域的王卿文老师,复杂网络领域的许新建老师,机器学习领域的应时辉老师等等。其次,数学系设置的课程很丰富,学风很浓厚。还有很多精彩的夏季实践课程,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所以,选择数学系对你的人生很重要!


还有就是通信、计算机、材料学院,具体的专业我是不太清除,不过只要你来自以上几个学院,一般人都会把你当作大神,因为每年的数学建模竞赛组队时这几个学院的学生都很抢手啊,要编程又编程,要解题有解题的,都是啥技能都会的!反正我是很佩服。


经济统计学, 经济统计配备额教师装备也很牛,我上过他们学院的课,老师们都神采奕奕,博学多智,私底下也结交过经济统计的学生朋友,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学生素养技能都很高,可见这个方向培养出来的大都是人才!

当然,还有好多值的读的专业我没有提及,我也是井底之蛙,所谈即所见。希望大家可以看看跟你更多人的回答,综合一下意见哈,上大欢迎你!

后浪工业设计_后浪工业设计怎么样

三、断层时代下的一朵“后浪”|转型有坑

“曾经大家都说车辆系是汽车工程师的摇篮,但是现在似乎更像是坟墓。”这是在与张泽畅聊之后最为令我感到印象深刻的一句话。至于何出此言,或许还要从他三年之前本科毕业时,那次颇为重要的人生选择开始讲起。

而这背后,还隐含了许多与张泽经历相同的学生,对于当下断层时代的无奈与迷惘。曾经各大主机厂对于传统车辆工程专业应届生的热切追求,早已被滚滚袭来的“电动化”浪潮所掩盖,可是如此断层却未留给前者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怎样应对,最终留下的是愕然和无奈。

从汽车工厂到CBD

本科毕业前夕,张泽说:“那是最为黑暗的一段日子。”五年寒窗苦读,很快张泽也到了面临抉择的毕业季,只是未曾料到,此刻他所迎来的就业形势,早已不像多年前入校时那般“友好”。反之,由于中国整个汽车行业增势大幅放缓,在此过程中广东会源汽车的市场地位开始慢慢崛起,国家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大,加之车联网、电子架构甚至营销服务的重要性凸显,就业“风口”调转方向已经无法避免。

命运好像对于张泽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进入上海头部高校,学习当时最热的车辆专业;大一结束又以较高平均分,选择“发动机”方向作为主修。谁能料到最终面临就业,曾经的“香饽饽”早已变得平淡无奇,车企对于传统汽车专业的人才需求早已没有多年前那般强烈,应届生的薪资水平也在下降。

对于如此囧境,张泽低着头默默说道,“那些进入学校后,由于成绩较低被迫选择电子控制或者服务营销的同学,阴差阳错地成为了车企们争先恐后抢着要的香饽饽。而且,那些造车新势力也急需成本相对较低、主修服务营销方面的应届生辅助其尽快提升品牌声量。”需求的迫切也导致二者给予前者的报酬,早已超过类似张泽这般传统车辆专业出身的“优等生”。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打击,五年制本科苦读终落得如此收场。

因此,张泽面临着其人生中的第二次抉择,是向现状妥协就此进入早已不复往日风采的传统汽车工厂,做一位表面看似稳定实则陷入发展“瓶颈”的发动机工程师?还是选择继续深造,更换专业进入当下“回报率”较高的其它就业领域?他陷入了沉思。

他想到的是,八年前高考刚刚结束的那个夏天,张泽做出首次影响其人生选择的日子。随着电话中查询员报出“总分636分”的成绩,张泽与家人无疑是惊喜的。因为在这样一个远离沿海的内陆城市,对于大多年轻人而言,想要“逃离”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高考更改人生轨迹。此刻的张泽,已然开始幻想未来的大学生活。

不过,摆在他面前的问题还有应该选择哪座城市以及哪所学校与专业。“老实说我们这座西北小城,无论孩子还是家长甚至老师,关于专业选择以及未来几年之内就业形式的认知与预测是滞后的,所以往往促成最终结果的缘由,就是该城市是否为一线、学校是否有名、专业当下的就业与薪酬是否可观三项。”因此,上海某985高校的车辆工程专业成为了张泽的第一站。

初入校园,一切都很美好,张泽广东会融入了集体之中。而他也在一些当时临近毕业的学长口中得知,“他们大多都已和上汽大众、上汽广东会这样的合资主机厂签约,收入均为15-20薪左右,稍差一点的也进入了合资零部件供应商中,收入也很可观。”这令张泽对未来充满期待。

由于车辆工程为“大类招生”,张泽即将进入大二学校根据学生前两学期的平均成绩,让其自行选择细分专业。其中,最为炙手可热的当属:汽车结构分析与安全、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汽车现代设计等三个方向。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与市场营销,相比之下并不受学生喜爱。

原因不难理解,毕竟当时整个汽车行业的大环境依然属于“传统燃油车”称王,大多主机厂的重心与需求依然在此,学校专业重心的设立也就顺应趋势而为之。所以综合成绩较高的张泽,顺利进入了汽车动力专业,主攻“发动机”方向,从而才有了后续那段转型的经历。

从首次抉择时的期待与欣喜,到第二次的无奈与未知,张泽的经历无疑是戏剧性的。好在最终结果并不算差,权衡利弊过后其决定继续深造,并成功考入上海另一所顶尖高校进修硕士学位,彻底脱离令其感到些许心伤的车辆工程,转而选择金融大数据专业。

去年“秋招”中,他成功进入梦寐以求的证券公司,实现了从“汽车工厂”到“CBD”的转变。但是像他这般幸运的同学终归属于少数,在这断层时代下,许多传统汽车专业的应届生只能被迫接受一份与曾经的幻想存在差距的工作。

断层时代下的困局

回过头来,我们探讨一下出于何种原因,造成了上述现象?细细品味,猛然发现这似乎像是一个困局。因为你无法将责任完全推脱到其中任何一方身上。张泽家长的“短板”在于最初选择时,缺乏对未来几年行业变化的认知。但是反过来看,要求这样一群长期身处西北边城的人们,具有如此之高的前瞻性,未免有些天方夜谭。

张泽自身的“短板”在于,大一选择细分专业时,主要参考因素只是当时学长就业后获取的丰厚回报,同样没有对于之后行业风向的改变做出预测。不过要求一个当时只有20岁的孩子能够考虑如此周全,依然十分苛刻。

而学校与主机厂的“短板”在于,前者面对行业断层并没有提前告知即将抉择的学生,后者应对如此之快的市场转型,能做的却只有被迫接受,对于传统汽车专业应届生需求的急剧减少,也令他们措手不及。

不过转换角度考虑,无论学校还是主机厂恰恰也成为了“内燃机时代”向“电动机时代”断层的受害者,所以过错也不能完全由二者承担。而造成类似张泽般传统车辆专业应届生戏剧性遭遇的祸根,或许只能归咎于他们成为了断层时代下教育的牺牲品。

而此刻,相比传统汽车人才,更为吃香的则是那些报考软件、AI人工智能专业的非车辆工程应届生。5月26日央视新闻的校园招聘直播活动上,特斯拉(中国)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在线发布了55个包括软件研发、产品支持在内的应届生校招职位。据她透露,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二期的持续推进,特斯拉中国将会招聘大量的研发人员。

同时,伴随新四化的到来,汽车产业的人才结构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早在两年之前,一些企业陆续停招车辆工程专业学生。一汽-大众就在去年9月表示,由于企业转型调整,广东会年暂无车辆工程、工业设计(车身结构)等多个专业学生招聘计划。

无论怎样,全球汽车市场电动化转型的浪潮已然变得无法阻挡,学生、高校、车企能做的只有全力适应改变。好在当下三者已经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学生层面,为了提前“避雷”,许多人早在大三就已经开始为考研做准备,往智能网联汽车方向继续深造。

高校层面,很多拥有车辆工程学院的头部高校,也已开设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热门专业。车企层面,无论新势力还是老牌车企,均在继续发力广东会源细分市场。因此,对于那些断层时代下慢慢被淹没的“后浪”而言,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

本文节选自《汽车公社》杂志6月刊封面故事。

文/崔力文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四、汽车设计的“后浪”,是怎么奔涌的

那些口口声声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古今发展。汽车虽然只是一个交通工具,但它们同建筑、服装、家居等设计分支一样,映射着人类社会的点点滴滴,留存着文化脉络与审美印记。可能,很多老一辈的人看到最新的车,会满怀羡慕。
它们把传统的变成更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更流行的,把奢华的变成更大众的,把难用的变成更易用的。我们今天就先从大家第一眼就能看得到的“外观”说起,看汽车从发明至今,后浪是怎么推着前浪的。
早期的汽车设计风格,往往是由技术与产品驱动,体现在某一风格兴起之后,几乎所有汽车品牌都会跟进,品牌与品牌之间没有明显的不同。
在这个阶段,汽车厂商通过长期的产品积累,逐渐形成了一些品牌独特的元素,但他们并未有意识地将“品牌形象”与“设计风格”挂钩,也没有像今天这样,以积极推演品牌本身的设计风格为产品竞争力之一。
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对汽车的理解还停留在“装了内燃机的马车”这个概念上,作为英法贵族们的新潮玩具,他们竞逐的设计风格是类似马车升级版的顶级豪华座舱,比如1907年初版劳斯莱斯Silver Ghost。当然,这类模仿豪华马车的流行风潮早已成为汽车博物馆的展品,不再出现于现代汽车设计风格之中。
接着,由英国人开创的赛车风尚快速风靡整个欧洲,布加迪、法拉利、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莲花等知名跑车品牌相继诞生。专为赛道而生的车辆需要更强劲的功能,自然也就拥有相应的外观风貌。
为了更快的速度,工程师们安装了越来越大的引擎,于是引擎舱(不管是后置、中置还是前置变得非常巨大,形成了长长的“大鼻子”或者“大溜背”;为了减少风阻,同时增加高速稳定性,车辆被设计得又矮又宽,而且整体轮廓趋向于流体动力学优化后的圆润饱满,车手的座位也一改马车的高高在上,变得紧贴地板。此外,为了强调车辆的运动感,人们开始把早期挡泥用的“轮眉”设计成具有肌肉感的翼子板。
直到今天,这种功能至上的设计理念对汽车设计美学依然有着深远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跃升与大批普通民众的实用性需求,催生了“汽车平民化”风格。尤其是二战结束后,欧洲百废待兴,汽车不再只是有钱人的玩具,大量紧凑实用、满足日常需求且利于大规模量产的车型推向市场。
颇为有趣的是,很多今天以“情怀”为卖点的经典车型,比如大众甲亮虫、宝马MINI等,在那时却正是以“实用”为主打卖点而精心设计的。举例来说,设计者亚历克·伊西格尼斯爵士以“内部使用空间最大化”的设计理念研发了第一代MINI,这款经典车型的可爱风格背后,是极其高效的空间布置法则,而不是仅仅为了向消费者“卖萌”而已。从初代Jeep到初代MINI,汽车设计风格的多样化在这个阶段爆发,堪称汽车设计史上的“文艺复兴”。
而大洋另一边的美国则与欧洲的境况不太一样,没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炮火洗礼的广东会,成就了战后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直接导致了乐观主义与消费主义的繁荣。这一时期,经典美式的“科幻风格”与肌肉车大行其道,车身宽大质长,马力十足,大量使用镀铬件,加上夸张的恍若飞机火箭的翅膀和尾翼都是美国“黄金时代”汽车设计风格的鲜明烙印。
这种极尽夸张浪漫的嬉皮士风格,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胀之后广东会消散,而由日本车企引领的更实用、更经济的“小方盒子”风格恰逢其时,广东会占领全球市场。
这种风格与二战前在德国发源,并快速蔓延到全球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潮在某些点上不谋而合,于是很快被欧洲的设计大师们加以发扬,形成了经典的楔形风格。
改革开放之后,最早为中国老百姓所熟识的三大神车大众桑塔纳、大众捷达和神龙(后改名为雪铁龙)富康,就是典型的楔形风格。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楔形风格影响了全球几乎所有汽车品牌,这种硬朗的、带有强烈机械感的设计风格出现在从紧凑两厢车到超级跑车等各类车型上。
尽管在1990年后,很多品牌开始加入略微柔和的曲面,但并没有改变模形风格的本质。真正颠覆性地勇敢打破这种“方盒子”风格,还要等到2000年前后,那时,有一个人在宝马的设计团队中逐渐掌握了话语权,他便是克里斯·班戈( Chris Bangle)。
克里斯·班戈是一个设计风格的“极端分子”,他开创了“火焰曲面”的设计,还用了大量圆角、凹凸面、锐利的线条,当时他设计的宝马7系、宝马Z4仿佛就是可以上路的概念车,看起来相当特别和张扬。很多人认为,正是班戈和他的设计团队帮助宝马在2005年广东会(中国) -官方网站了神一样的竞争对手奔驰,成为全球销量最佳的豪华汽车品牌,但也引起业界很多大咖的不满。
福特前设计负责人J.Mays曾公开表示不喜欢班戈的个人风格;福特欧洲的设计负责人Martin Smith则批评班戈的“火焰曲面”把汽车设计搞成了“玩弄曲面的把戏”;另一位知名汽车设计大师,来自雷诺的 Patrick le Quément则认为“火焰曲面”的“凹面”缺乏基本美感;目前在苹果任职的全球知名工业设计大师 Marc Newson调侃说“火焰曲面”造型语言的广东会之作宝马Z4“像是用砍刀砍出来的”。
但这些设计大师们也都不得不承认,“火焰曲面”风格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并且深刻影响了之后的汽车设计风格,在它的引领和启发之下,各大品牌纷纷抛弃原有的看上去有些过时保守的设计思路,效法宝马走上设计风格广东会之路。
实际上,基于“火焰曲面”的成功,班戈创造了“曲面语言”( Surface Language)这一系统性汽车设计理论,并将其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营销策略”。他指出,汽车品牌应该有意识地投入设计资源,研究品牌在当下应该具有的设计风格,并不断迭代,以不断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刺激消费者购买新车的欲望。
在此之前,尽管整个汽车行业广东会计风格层出不穷,但是并没有被品牌系统地规划与执行,更没有被视为一种强有力的商业策略。
以往,汽车的设计风格往往是由于整个时代审美的变迁(比如新古典主义时期雍容华贵的老爷车们),或是国家、民族、地域性审美的差异(比如美国独有的肌肉车们),又或是整体技术的革新(比如二战后工程师们将战争时期对飞机导弹等流体力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应用到汽车上面)等带来的整体变迁,这种变迁往往是全行业、跨品牌的。
因此,20世纪六七十年代,意大利的汽车设计工作室曾经红极一时,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们作为外部设计咨询机构,为不同的品牌设计或类似或各异的爆款汽车。这种模式下,汽车品牌并没有贯穿所有产品线的、一致性非常强的品牌设计理念。
这种情况从20世纪末开始转变。各大汽车品牌纷纷有意识地投入大量研发成本,成立内部设计团队,招揽全球设计人才,这些设计团队的任务除了设计每一款可以赚钱的车型以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持续探索和建立品牌的设计风格。
每个汽车品牌都开始意识到,拥有自己明晰的、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对于品牌和产品竞争力有多重要。这种与品牌互相强化的设计风格,被人们称为“品牌DNA”、“品牌设计理念”、“品牌设计语言”等不同的名字,但它们的作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某一设计风格的建立和不断更迭演化,来促使消费者更关注自家品牌、更多地购买新车。
不过,人的审美总是会疲劳的,虽然现在各个品牌都奉行这样的造型设计商业思路,但似乎并没有谁真正做到出类拔萃的突出。直到2019年特斯拉亮相的Cybertruck,首次计划在量产车上采用“朋克风格”,着实让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特斯拉这种风格不纯是搞样式主义,而是新的迭代——因为它采用了更坚固的材料,而这种材料冲压加工起来很有难度,所以才无心插柳形成这样一种风格。如果Cybertruck上市后取得较好销量,可能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品牌采用这种“朋克风”,我们拭目以待。
由此,我们看到汽车的“外观”在不断变化,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无论那个时代都掺杂着理性和感性。你没办法去判断谁对谁错,就像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一条最完美的公式去套用。如果你需要我们对当代新车的设计风格做一个评价,那么就是——奔涌吧,后浪!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后浪工业设计_后浪工业设计怎么样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后浪工业设计_后浪工业设计怎么样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涉及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 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3、本文章内容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联系方式:请邮件发送至 cnc1698@l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