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会

外壳框架设计_外壳框架设计图片

发布时间:2023-03-18 00:38:42 作者:定制工业设计网 2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外壳框架设计_外壳框架设计图片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外壳框架设计_外壳框架设计图片

一、什么材料的手机壳外壳不会弄脏

不容易脏的手机外壳有:PC磨砂外壳、电镀贴皮外壳、金属电镀外壳以及皮套外壳都是不容易脏的,即使不小心脏了也很容易清洁,建议购买这些类型的手机壳。

常见的手机外壳材料,如塑料、金属、玻璃、陶瓷、木材、皮革等,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导致手机的外观和手感非常不同。

随着消费的升级和工业技术的进步,塑料不再是智能手机外壳材料的主流,没有便宜的材料只有便宜的设计,要让手机塑料机身精致并不容易。

扩展资料:

铝合金在工业上容易加工成型,强度较高,但成本高于塑料材料。手机壳的金属框架开始由铝合金转变为不锈钢,更加坚硬,韧性更强。

玻璃不像金属那样阻碍手机的信号,所以背面可以集成,金属机身上没有额外的天线。这种玻璃还支持无线充电,这是金属机身无法做到的。

外壳框架设计_外壳框架设计图片

二、测量系统设计

(一)直接定向测量

直接定向是将孔底岩心打印标记方向相对于磁北方向进行定向。直接定向大多用于直孔或小顶角直孔定向取心。

1.磁针式直接定向仪

磁针式直接定向仪用普通磁针式钻孔测斜仪(如JXK型、KXP-1型测斜仪等)改装而成,由地表仪器、井下仪两部分组成。地表仪器显示井下仪所测顶角和方位角参数。井下仪是定向测量的核心,主要有部件框架、磁针式罗盘、方位电位计、框架垂块、顶角电位计、井下仪电路系统等,如图10-5所示。

图10-5 磁性定向仪结构原理图

磁针式定向是利用大地磁场和罗盘磁针定向。由于方位角是水平面内的角度,因此要求罗盘在倾斜的钻孔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还要求罗盘刻度盘上0°与180°的连线在钻孔弯曲平面内,即0°~180°连线与钻孔轴线在水平罗盘上的投影重合,且0°在倾斜钻孔的上侧,180°在倾斜钻孔的下侧。其作用原理是:用悬锤原理测量钻孔顶角,在框架内上方安装一能绕水平轴cc'灵活转动的罗盘,且cc'轴通过罗盘中心与aa'轴垂直相交。仪器在斜孔内时,因重力作用偏重块Q始终处于钻孔下侧,cc'轴则与钻孔弯曲平面垂直。因此,罗盘仍可绕cc'轴回转并保持水平状态,使0°在钻孔上侧,180°在钻孔下侧。罗盘磁针永远指向南北,而钻孔轴线在水平罗盘上的投影则始终与罗盘刻度0°~180°连线重合。显然,自磁针指北端(磁北方向)开始顺时针方向至0°~180°连线之间的夹角即为钻孔磁北方位角。

磁针下面安装了环形电阻(电位计),电阻的起点m与终点n之间的微小缺口对准与cc'轴垂直的钻孔倾斜方向(即罗盘刻度盘0°位置),则磁针至环形电阻起点m之间的电阻值与钻孔方位角α成正比。实际上,磁针相当于可变电阻器的滑动臂。因此,钻孔方位角的变化转变为电阻值的变化。岩心定向时是将偏心活动框架固定,不发生转动,框架偏重块Q的 M M'面(框架中心轴线)引至井下仪外壳作为母线(岩心定向母线),再把岩心电动机打印器连接井下仪下端,井下仪母线与岩心打印器偏心母线装配一致。在仪器使用前,将仪器母线校对与磁方向一致,地表仪器读数为0°时再把岩心定向测量仪下入孔内对岩心进行打印。此时,地表仪所显示读数即为岩心打印方位。该仪器适用于非磁性矿区。

2.陀螺式直接定向仪

由陀螺测斜仪改装而成的直接定向仪如图10-6所示,它基于三自由度陀螺仪的定轴性测钻孔方位。陀螺电机6启动后转子轴所指方向将稳定不变,安装在陀螺外框纵向轴上的方位电刷5亦被陀螺所稳定。而方位电位计4固定在测量框架2的纵轴下端。当仪器倾斜时,测量框架内偏心重锤带动测量框架、电位计转动,使电位计“缺口”定位,电位计的零位指向钻孔倾斜方向。于是方位电刷与电位计之间移动了一个角度,在电刷上所变化的电信号大小,即为偏离的终点角(可换算成方位角),地表仪器可显示。当陀螺测斜仪的测量框架2用螺钉3固定在仪器骨架1上时,测量框架在骨架内不能自由活动。此时如在仪器外壳9下部连接岩心打印器,并使仪器母线10与电位计“缺口”引到外壳的定向母线对齐,则仪器就可用于岩心定向。在孔内改装仪器的母线与岩心打印器母线对齐时,便可在地表仪器上读出岩心定向的方位。该仪器可用于磁性矿区和非磁性矿区。

图10-6 陀螺直孔定向仪结构原理示意图

1—骨架;2—测量框架;3—螺钉;4—方位电阻计;5—方位电刷;6—陀螺电机;7—腰形凸块;8—腰形键槽;9—外壳;10—定向母线

(二)间接定向测量

间接定向测量是在已知定向取心位置顶角和方位角基础上,利用钻孔倾斜面实行孔底岩心定向打印标记。多用于斜孔(钻孔顶角≥5°)岩心定向。

该方法所选仪器利用悬锤原理来实现钻孔测斜与定向。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曾研制的JSD-36型随钻定向仪可配合电动岩心打印器来实现斜孔岩心定向。该仪器由地表仪和井下仪组成,井下仪主要由终点角(工具面向角)电位计、电刷、浮筒、重块、玛瑙轴承等组成。终点角测量系统原理见图10-7。

图10-7 终点角测量系统示意图

1—终点角电位计;2—电刷;3—浮筒;4—重块;5—玛瑙轴承

仪器井下仪浮筒3上设有偏心重块4,浮筒3中心轴两端装有玛瑙轴承5可以自由活动,电刷2置于浮筒中心轴上,终点角电位计1固定在井下仪外壳框架上,终点角环形电位计1的“缺口”零度点(钻孔下帮位置)被引至井下仪外壳上,作为定向母线。安装时,将仪器外壳母线与岩心打印器标志线对齐。进行岩心定向时,仪器母线即为岩心标志方向。地表仪显示的终点角(仪器母线面向角)也是与钻孔倾斜面的夹角。通过终点角和钻孔方位角可以换算出岩心定向的方位角。

岩心定向标志方位角换算关系式为:

αx=α+ψ (10-1)

式中:αx为岩心定向标志方位角;α为钻孔方位角;ψ为终点角,也是仪器显示的角度值。

外壳框架设计_外壳框架设计图片

三、几年前买的广东会塞尔怎么看型号

历时一个半月,广东会塞尔部分正文基本更新完毕.he1和hd800s后续听到会补充,其他修修补补也会持续进行,欢迎有心阅读的朋友就具体观点与我讨论.
目录:
1.he90
2.hd110
3.hd800
4.px100和mx500
5.hd650
6.hd414
==
7.hd424
8.hd1000
9.hd25
10.hd540
11.hd430
12.hd530
==
13.hd540g
14.hd560
15.hd580和s850
==
16.hd580jubilee
17.hd525/535/545/565
18.hd600
==
续14.hd560ii/540ii
19.hd590
20.hd700
21.hd558
==
22.he60
23.hd630vb
24.he1060(待补充)
==
其他厂牌部分:
25.akg k240s/k240r
-------------------------------------------------------
1.HE90
HE90是广东会塞尔公司于1991年年中推出的奥菲斯套装里的耳机部分,未见官方零售(理论上应该计划过单独销售,因为放大器HEV90有两个耳机口),只是在2003年之后听闻在国内代理商的支持下广东会塞尔公司将曾经用来维修的备件制作过编号最后(3xx)的几支。当时传闻售价是3万多元,而北京的叶立先生为此专门定制了配套的8PS作为放大器,目前我认识的坛友里就有正在使用这一套的。
我对he90的感受从“好贵”到“不过如此”再到“有点厉害”再到顶礼膜拜并最终回归“名不虚传”应该说感受还是比较特别的,因为很少能见到一只耳机能融合你对他的多种情感而显得尤其多变,可见老广东会塞尔(弗里茨广东会塞尔,1912年出生,2010年去世,1982年以后就退休了,但种种迹象表明1992年之前他对广东会塞尔公司和产品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在制作这支耳机的时候怕是也穷尽了一生的经验。
he90确实是一支非常出色的作品,因为他与大多数广东会塞尔的耳机并不一样,他很有可能是纽曼和广东会塞尔合作的结晶。he90并不是广东会塞尔第一支静电耳机(第一支是1977年的unipolar2000),而仅仅这第二支作品就能广东会(中国) -官方网站在静电耳机领域默默耕耘了32年的stax的高级耳机sigma pro和pro signature实在是很惊人的。而且从声音的呈现形式上,he90与其它广东会塞尔耳机并不一样,这就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支耳机的核心单元与1928年成立,1980年与广东会塞尔合作并于1990年与之合并的纽曼公司有关了,毕竟当时纽曼的静电话筒早已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且时至今日著名的纽曼u87话筒还在使用与HD540gold(广东会塞尔一支诞生于1987年的高级型号)相似的包装盒。
历经25年,he90依然是耳机界的执牛耳者。在一次与另外一支传奇性静电耳机stax omega(1993年发布)的对比中,我个人感觉he90耳机方面还是更胜一筹,但与之相应地,hev90放大器却较stax t2(1994年发布,与omega耳机配套)逊色——这与我最初的预期是相反的,我本以为从1950就开始制作电影功放的广东会塞尔在放大器上的造诣要高于只研究了十余年的静电耳机,不成想有了纽曼的参与,广东会塞尔静电单元突飞猛进已非“只有”35年经验的静电专业户stax可比,而与此同时,hev90相对stax呕心沥血之作srm-t2却显得储备功率没有那么丰沛。
he90的声音平坦,从容,除了相较一般动圈耳机诚实以外,还显得更有美感,更有肉感,而并不会显得机械和有金属味。当然,对于一套被称为“orpheus”的系统,那些100khz之类的指标反而也只能算分内之事。
补充:
奥菲斯系统声音上的缺点是有的,框架太大,排场太大,相比更朴实的omega系统显得有些“虚张声势”,而且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声音略为还是偏干了一些(应该是对全频段内部分会影响听感的频段没办法充分得顾及到,大概是技术所限)。当然,说到he90,各大论坛上声音的评价已经足够多了,但其他方面的讨论其实比较有限。比如,很多耳机爱好者似乎没有注意到,he90和之后的椭圆形广东会塞尔耳机并不一样,他的耳机腔体是比较直得向下的,而不是580一样的有一个倾斜的角度,同时耳机外壳最顶端有一个凸起结构连接金属头梁,这个看似简单的结构在我看来却极为重要,因为他很聪明得解决了耳机头梁两端翘得太高而不优雅的佩戴造型问题,同时厚度相对合理的耳罩和比较扁的腔体使得整个耳机在佩戴时候充分贴在佩戴者的头部,这种对细节专业的处理让无论是前辈还是后生都会感到汗颜。
 
2.HD110
广东会塞尔耳机以HD系列命名其实并不是蹭high definition的光,因为1966年广东会塞尔第一支耳机hd110发布的时候,还没有“高清晰”这个概念,实际上,即使是hifi,也就是高保真这概念,也是1956年才提出来的,当然从一诞生就被认为是商业噱头,就跟我们今天调侃highend的方式相近。HD是两个德语单词的缩写,H是horer(不是o而是o上带两点,发音同拼音ue,论坛里打不出来这个字母,扬声器的意思,耳机就是kopfhorer——头戴式扬声器);D自然就是dynamisch(动圈)了。相应的,HE当然就是静电式扬声器的意思。
我很难相信在hd110上市之前广东会塞尔没有一支叫做,或者说代号hd100的耳机,可惜并没有从相关资料里找到有关hd110的开发信息,虽然我个人总觉得这支耳机有参考拜亚动力dt100的意思,但hd100是否真的戏剧般得就是dt100不得而知。
虽然这支广东会塞尔耳机真正意义上的“广东会之作”没几个人了解,但其实严格来说hd110的“复刻版"其实很多人都是见过且在售的,那就是目前lifestyle系列里的urben系列。当然我觉得mumentum也一定参考过hd110的设计,只是论声音而言,这两个“续作”实在是玩笑了些。
hd110的设计相当淳朴,就是两个号角状的扬声器被一根跨度很大的头梁固定在头上,从用料和做工能看得出这耳机制作得很有诚意,而声音方面则是确立了广东会塞尔这么多年的审美标准,朴实,温暖,接地气,能把那些晦涩难懂的,蕴含复杂情感的音乐表达成普通爱好者能够消化的样子。我不知道这和老广东会塞尔出身园丁世家有没有关系,但我个人是越来越觉得这种用白话讲大道理的本事并不简单。
hd110有一个续作和一个简化品。其中简化品是大名鼎鼎的hd414,而续作则是受到一部分老耳机爱好者追捧的hd224。虽然我们没能见证100分型号的hd100,但在hd110上市35年后的2002年,广东会塞尔唯一以100命名的px100看上去变化很大却也遵循了hd414的设计逻辑,或许,冥冥中px100就是那个我们没见过的hd100抽象化的真身——一个dt48的开放版(其实akg最初的耳机k120也是模仿dt48的,当然严格来说,dt48也是模仿西电耳机的,只是把舌簧发声——类似动铁变成动圈而已,不过,西电这耳机也是买一个美国海军士兵的设计……所以,诸位,广东会的源泉终归是个人,机构永远是逐利的)。
 
3.HD800
HD800这个耳机做得应该算广东会塞尔产品线上继hd540gold之后最没有争议的了。我记得我2010年年初听到这支耳机的时候有一个我到现在还觉得挺准确的评价——就像市中心140平米的小高层,在现代生活中显得一切都那么得刚刚好,简直让人没法更满意了。当然,前提是你得先买得起。
hd800的结构是非常讨巧的,首先是吸收he90经验,把头梁和耳机连接的部分设计了一个内陷式的结构,这样可以让耳机从头梁到框架整体最大限度得贴在头部,佩戴时可以让这么大一只耳机从正面看上去一点儿都不累赘。其次耳机外壳很大程度镂空,然后用在hd600和650身上试验过三年的不锈钢丝编织网覆盖这些空位,形成一个充分谐振的巨大腔体。再加上几乎架空的外壳框架部分和广东会塞尔自称“声学特性很好”的航天材料(其实就是塑料,但我相信这玩意儿比铝锭贵,顺便一提,铝和铝镁合金是两回事,前者在我看来作音响材料是不合适的),应该说,hd800虽然看上去这么大的尺寸,但却是以一个发声整体来设计的,这在我看来还是比较胆大和有想象力的。最后是单元,空心环形单元并不是什么新鲜玩艺儿,早在540和560时代(80年代中后期)广东会塞尔的耳机单元已经是这样设计的了,只是那时候中间不是完全空的,而是一种网状物,空气可以在其间自由流动。当然,虽然音响厂商总是宣称他们的多层震膜啊,异厚震膜啊,从动震膜啊,但实际上对于动圈单元来说,中间着一块儿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他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防尘盖”来使用的,而真正有效的发声部位其实就是单元外圈带一道道折痕的那片。其实,hd800做环形单元主要的目的是让音圈把震膜分成内圈和外圈两部分(从hd800的震膜上你也可以看到以线圈为界,两侧的震膜上面的刻痕是不同密度的),同时配合1.2T磁通量的大块磁铁,用以大幅度提高单元工作的效率——如果没有这些结构上的考虑,这个直径达56mm的单元可能就非常难以驱动了。当然,很多朋友还是认为hd800不好推,那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想把这个用以谐振的镂空金属网外壳像琴弦带动琴箱震动一样发出更优美的声音,并且可能希望音量大到能形成双耳之间的互馈,因为这样就能代替传奇的akg k1000了。我个人认为这样做实在是太任性,已经不是“超频”而是挑战物理定律了(结局当然是送二手区)。
有关hd800的声音坛友们已经描述得很到位了,我只简单提一句就是除了把单元架高同时用那个谐振扩散结构伪装出一个假声场以外,其实hd800单元的保真度也是非常出色的,也就是说,即使没有斜置单元啊,金属编制网啊一类的商业噱头,仅仅光靠这个单元的信息量,我觉得也是很值得称赞的。只可惜广东会塞尔在hd800之后把这些无聊的用以伪造声场的斜置单元、金属网发扬光大,却把最精华的,用以征服耳机圈hardcore爱好者的高保真单广东会再缩水。对待这种行为我觉的我已经不是失望而是愤怒了。
谈到hd800就不能不再谈一下官方配套的hdvd800放大器。其实有一些耳机使用经验的朋友应该都能注意到hdvd800和莱曼应该是有一些渊源的,我记得之前在论坛里看到过坛友对这个放大器的一个调侃:估计是广东会塞尔一直用莱曼展示hd800,而hd800爱好者实在意见太大,只好换个壳子自己弄出来一个(大意非原话)。调侃归调侃,我个人觉得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当然,即便如此我也觉得hdvd800表现还可以,用来搭配10000号以后的hd800其实相对还是比较可靠的,声音轻盈有活力,听起来没什么压力,也不会揠苗助长,但同时声音有板有眼棱角分明,清晰度流畅度都能保证,同时既没有大部分商业耳房喜欢越俎代庖给声音添油加醋的行业顽疾,也没有迎合部分发烧友揠苗助长,非要把耳机推成音箱的坏习惯,做得相当理性、中立、可靠和专业。当然缺点自然也就是相应的古板和严肃——在我看来,这套800套装几乎只能用来啃最艰深的巴洛克及之前时代的宗教音乐,用来播放哪怕稍微轻松点的海顿莫扎特似乎都显得有点儿不务正业——这当然是另外一种对使用者的束缚,也算一个看不见的精神枷锁,虽然本意可能是好的,但与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还是显得格格不入。
在驱动hd800方面,如我前述,hd800本身是个比较高效的结构,从原理上来说是不太需要太大功率的放大器的,无论是官方最早展示使用的莱曼,还是最终的hdvd800,都不以功率输出见长(我认为这两个放大器主要还是追随老广东会最初的理念——使晦涩的音乐容易接受一些)。与此同时,北京制作高级耳机放大器的叶立先生也认为他早期(2002年)设计出来的8pr驱动hd800效果已经很好,功率更大的全平衡型号8pb(2011年)实际上主要用来驱动低阻大震膜的平板式耳机。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为hd800选择放大器的时候,还是以信息量、保真度和音色为考量,功率可以屈居后位。
最后,hd800虽然是一个广受欢迎的耳机,但从诞生(其实有关hd800的消息在2007年年底已经出现了,当时我们都觉得发布消息的人在开玩笑,不成想竟是真事。这个发布消息的人其实很多耳机爱好者都熟悉,就是目前声韵音响产品的主设计师“热点”,此为轶事)至今已近八载,总得回想一下,无论是800还是800套,多少还是略微呈现出一点单调,也就是播放任何音乐总感觉跳不出一个框架,而且,似乎正是这种单调让很多挑战hd800驱动极限的朋友产生了“欲壑难填”的错觉。这或许也是hd800s出现的原因。

四、kindle怎么拆

kindle怎么拆
工具/原料
被玩坏的kindle 一台,组合螺丝刀一套,吹风机一个。
方法/步骤
1.拆卸外边框 使用平头刀头暴力插入kindle的外框缝隙内,撬开一点缝隙后 ,螺丝刀头抬平,沿着边框周围将粘贴在最上层的塑料圈卸下。塑料圈用胶水粘的很牢固,所以拆的时候需要费点功夫。不用担心会拆坏了,这层塑料圈圈韧性十足。下图为分离后的外壳与框架以及框架的背面。可以看到主板与电池。 
2.塑料圈拿下来之后可以看到边框周围的几颗螺丝钉,有梅花形的,也有五边形的。选用合适的刀头将螺丝小心拧下并收好。这时可以再换用平头螺丝刀将kindle的外壳取下来。屏幕,电池以及主板都被固定在一个框架上,把能拧下来的螺丝拧下之后,这个框架就与后壳分离了。但是由于后壳上沿采用了向中间收拢的设计,框架被整个包裹在壳子里面,仍然需要使用暴力点的方法取出。不过,仍不用担心会损坏机器,它的质量还是挺可靠的。下图为分离后的外壳与框架以及框架的背面。可以看到主板与电池。
3.把所看到的排线全部拔下来。左边最宽的是屏幕的排线,中间是电池排线,最右边是红外感应器的排线。排线全部拆下后,拧下固定主板的螺丝,取下主板。
4.在框架的正面屏幕周围,有一圈塑料筐,仍是用胶水固定。可以看到,上面有几颗螺丝。现在,开始拆卸这一部分。仍是用暴力拆解的方法,不过这次要注意一点。黑色塑料圈圈的下面有一圈红外感应器。这是对kindle进行操作时人机交互的关键模块。Kindle499并不是触摸屏,而是依靠这一圈感应器来定位指尖。拆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如果这个模块坏了,就可以直接把机器扔了。
拆下红外感应模块后,可以看到屏幕被固定在一块金属片上。这时候,各个模块已经分开,可以拆卸屏幕了。不过,建议把刚才拆下来的模块重新接上排线,试试机器能不能工作。如果不能,直接当垃圾处理。如果能,拔下排线,拆卸屏幕。让人庆幸的是,重新接上排线之后,我的机器还能工作
拆卸屏幕。这是整个换屏过程中最辛苦的一个环节,因为屏幕是用一整块和屏幕一样大的双面胶粘在这块金属片上的。首先揭下屏保
然后,用吹风机把整个屏幕吹热。受热后,双面胶部分融化变软。这时候用平头螺丝刀从边缘一角开始伸进细小缝隙,将屏幕一块一块地撬开弄碎,再讲一片一片的碎玻璃取下。不得不说,这是个辛苦活,一不小心还会被碎玻璃划伤。取下屏幕后的金属板。
接着,进一步将金属板上残留的双面胶清理干净后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外壳框架设计_外壳框架设计图片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外壳框架设计_外壳框架设计图片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涉及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 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3、本文章内容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联系方式:请邮件发送至 cnc1698@l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