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会

抗爆外壳设计规范最新版_抗爆外壳设计规范最新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3-03-21 22:19:59 作者:定制工业设计网 2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抗爆外壳设计规范最新版_抗爆外壳设计规范最新版下载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抗爆外壳设计规范最新版_抗爆外壳设计规范最新版下载

一、中频炉、电渣炉炼钢有没有国家标准?

DB32/T 4264-2022
金属冶炼企业中频炉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频感应电炉(简称中频炉)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安全装置、生产前检查、 炉料及操作、筑炉及烘炉、应急管理的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冶金、有色、机械行业金属冶炼企业中频炉的使用。其他行业使用中频炉和工频炉的 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067.1 电热和电磁处理装置基本技术条件第1部分:广东会部分
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AQ 2001 炼钢安全规程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频感应电炉medium frequency induction furnace
工作频率在60Hz~10kHz范围内,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熔化金属的工业炉。
3.2感应线圈induction coil
由铜管按照一定匝数绕制成螺旋状,通过交变电流产生感应磁场加热金属的装置。
3.3磁轭magnet yoke
由硅钢片垒叠而成,约束感应线圈漏磁,提高感应加热效率的装置。
3.4中频炉作业人员medium frequency furnace operator
从事中频炉操作、加料、 筑炉、烘炉、检维修等人员,包含以上岗位的班组长。
3.5危险作业区域Dangerous operation area
中频炉周边、熔融金属吊运输送沿线及浇铸区等可能受高温熔融金属喷溅影响的区域。
3.6作业坑Operation pit
中频炉炉前储存坑、模铸浇铸坑以及砂型铸造中的地坑等统称为作业坑。
3.7结露condensation of moisture
物体表面温度低于附近空气露点温度时,表面出现冷凝水的现象。
4 基本要求
4.1 管理要求
4.1.1 企业新建、改建、扩建中顿炉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1.2 企业应制定中频炉使用管理制度,并参照设备及耐火材料使用说明书等资料编制日常检查维护标准、筑炉及烘标准、坩埚或炉衬判废标准、岗位作业报导书(安全操作规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规程。
4.1.3 企业应健全并落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要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降低安全风险。企业应当于每年第一年度完成较大以上安全风险定期报告。企业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覆盖所有中频炉安全专项检验,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整改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4.1.4 中频炉使用的废钢铁原料需进行放射性检测或提供供应商放射性检测证明。
4.1.5 中频炉检修时,必须切断中频炉电源井上锁挂牌。采取验电、放电等技术措施后方可作业,作业全程连接感应线圈的铜排应做好接地措地措施。
4.2 人员要求
4.2.1 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熟悉中频炉使用安全特点、掌握相关安全技能,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人数应符合《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企业主要负责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取得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书。
4.2.2 中频炉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4.2.3 受磁场影响范围内的作业人 员不得佩戴金属手环、手镯、项链、可磁化或硅、碳或类似物制成的物品,有金属植入物的人员也不应从事相应作业.
4.3 设备设施要求
4.3.1 不得使用0. 25吨及以上无磁轭的铝壳中频炉。
4.3.2 中频炉感应线圈 及其匝间应由坚固的结构支承传(胶木柱)螺栓螺母和拉杆等固定和定位。
4.3.3 磁轭应由硅钢片 叠加而成,其截面积和长度应能限制漏磁通和支撑感应线圈载荷,中频炉磁轭应均匀分布在感应线圈外表面并应与炉体紧固成一体,磁轭顶块顶杆应齐全、无松动。
4.3.4 中频炉电容器柜、 电源装置与炉体在同-层布置时,之间应设隔墙,动力管线穿墙、穿层孔洞应封堵(一体式炉座或开放式设置炉体、电容、控制柜的炉座除外) .
4.3.5 熔炼区、熔融金属输送沿线、浇铸区等可能受熔融金属喷溅影响的建筑构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
4.3.6 中频炉炉前设置的作业坑内不应渗水, 若地下水位较高,应采取防水措施.具有应急储存功能的作业坑,其容积应能满足中频炉或熔融金属转运包最大容积要求。
4.4 场地环境要求
4.4.1 熔炼区、 熔融金属吊运区、浇铸区等危险作业区域及周边禁止设置会议室、交接班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周边不应设置可燃和易燃物品的仓库、储物间等:独立操作室的出口(含窗口)不得正对炉口,且应在远离熔炼区的方向设置应急逃生门.
4.4.2 中频炉下 方地面及作业坑内,禁止设置水管、燃气管道、燃油管道、液压油管和广东会等管线,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4.4.3 熔融金属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不得存在积水,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4.4.4 作业坑内、 地下室内不应敷设有害气体和易燃气体的管道.
4.4.5 熔炼区厂房的地面标高应高出厂区周围地面标高0.3m以上,并采取防止屋面漏水和天窗飘雨等措施,区域内地面不应有积水。
4.4.6 炉台工作面应平坦, 物料堆放整齐,炉台两端或后方应设置不少于二处符合逃生要求的应急通道,并保持畅通。炉台周边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 05m护栏。
4.4.7 炉台下方熔融金属泄漏、喷溅或火灾等影响区域应封闭管理,多个炉座的下方空间按照贯通方式布置的,区域内任何一台中频炉熔炼时,整个区域禁止人员进入。
4.4.8 金属冶炼车间应 设置安全通道,通道应保持畅通。
4.4.9 中频炉空炉时, 炉口应采取防止人员坠入的措施。
5 安全装置
5.1 中频炉感应线圈冷却水应设置进水压力、进出水流量差、每个回路出水温度等检测报警装置,进水压力和每个回路出水温度检测报警信号应独立连锁切断中频电源。检测历史数据应可查看,报警信号应安装到炉台上作业人员易于观察处置的位置,检测报警系统应配置不间断电源。
5.2 中频炉感应线圈进水管应设有自动或手动控制的快速切断阀,控制设施安装点应在炉台上便于作业人员快速处置的位置。
5.3 企业应设有炉体冷却应急备用水源,当正常冷却水供应中断时,应能自动转换。
5.4 对中频炉所有 馈电部分的易触及处,均应设置网罩等隔离防护措施。炉架、电容器柜、中频电源装置、操作控制台外壳等均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
5.5 1t 及以上的中频炉应安装炉衬漏炉报警装置,漏电流监测达到报警值时应发出报警信号并联锁切断中频电源。
5.6 中频炉应设置倾动限位并具备应急倾动功能。
6 生产前检查
6.1 作业条件
6.1.1 炉前作业坑、炉体下方应保持干燥,不能有积水和易燃易耀物品。
6.1.2 熔炼、浇铸及熔融金属吊运区域工作照明应能满足作业要求,并设置应急照明。
6.1.3 真空感应熔炼炉的熔炼室观察窗应完好,并能保证熔炼和浇铸全过程的观察。
6.2 炉体
6.2.1 作业前检查炉衬内表面是否存在严重裂纹、耐材剥落、严重侵蚀等现象。
6.2.2 检查炉体翻转 机构、炉盖运动机构是否运行正常。
6.2.3 检查电缆是否有裂纹、 划痕、磨损等现象。
6.2.4 检查受力框架是否变形。
6.2.5 中频炉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未经修复不得继续使用。
a) 中频炉炉衬侵蚀严重,最薄弱区域小于新炉衬厚度的40%。
b) 中频炉液压系统阀门、油缸、管路及油管接头出现松动、漏油、破损现象。
c) 冷却水管阀门、管路及接头漏水。
d) 感应线圈胶泥剥落露出打结料。
e) 感应线圈胶木柱断裂、固定螺栓螺母缺失。
f) 磁轭项块顶杆缺失、松动。
g) 进水压力、进出水流量差、每个回路出水温度等检测报警装置失效,水压、回水温度与电容柜电源联锁功能失效。
h) 漏炉报警装置失效。
6.3 安全附件
6.3.1 漏炉监测报警装置应可靠有效。
6.3.2 炉体进出水流量差、出水温度、进水压力等检测报警装置应完好。
6.3.3 中频炉感应线圈进水管快速切断设施应完好、操作灵活有效。
6.3.4 柴油机应急供水系统应每周检查启动电源、柴油发电机油量和出水情况。
6.3.5 高位水箱作为停电、停水事故应急供水措施,储存水量应至少达到15分钟正常生产时冷却水量的要求,并保持箱内水质清洁。
6.3.6 电源柜冷却水压力检测和断电联锁应完好。
6.4 其他
6.4.1 换炉开关、铜排联接点应定期检查,不得出现松动、拉弧积碳情况。
6.4.2 检查中频炉变压器,油量应正常、试电无异响。
6.4.3 中频炉所有馈电部分易触及处的隔离防护措施应完好。
6.4.4 电控柜应保持干净整法。无杂物、无异响、无异味:操作台仪表、显示屏成显示正常.
6.4.5 真空感应熔炼炉的线圈、磁轭等表面的金属粉尘应定期清理,不得影响线圈绝缘性能,出现拉弧
6.4.6 中频炉感应线圈冷却水水质应符合GB/T10067.1要求.
6.5 检查记录
企业应建立检查记录表,其内容应包含本标准6.1、6.2、 6.3、6.4的相关内容。
7 炉料及操作
7.1 炉料使用要求
7.1.1 入炉金属料、 合金、辅料等不能有潮湿和重油污现象,不能含密闭或半密闭容器,不能夹有弹药、放射性物品、爆炸物以及会破坏炉衬的废金属料。
7.1.2 入炉的废钢铁料尺寸宜小于炉口直径的1/2, 应避免出现熔池上方钢铁料搭桥现象。
7.1.3 熔炼加料应 采用适宜的工具且加料速度要均匀,避免造成对炉衬冲击损伤或熔融金属喷溅。
7.1.4 真空感应熔炼炉不宜使用渣质过多的金属材料,每炉添加总量应保证真空脱气需要的自由空间。
7.2 操作要求
7.2.1 出现以下情况之-,应立即停炉处理:
a) 中频炉工作时如有漏电或漏炉报警信号;
b) 中频炉电柜水压、水温有异常信号;
c) 中频炉炉体水压、水温、流量有异常信号;
d) 熔融金属温度超过耐材的工艺允许温度。
7.2.2 采用双回路供电作为应急措施的应具有自投自复功能,备用泵应具有自动切换功能,操作台上应设有启动显示信号。
7.2.3 熔炼操作过程中使用金属工具取样、测温、扒渣等作业,应切断中频炉电源,作业人员站立部位应铺设绝缘材料或配置绝缘鞋。
7.2.4 熔炼加料过程中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包含防高温熔液烫伤防护用品。
7.2.5 真空感应熔炼炉在到达极限压力出现真空度反弹时,应停炉确认是否出现漏水。
8 筑炉及烘炉
8.1 筑炉准备
8.1.1 参与筑炉打结人员不应随身携带金属物件。
8.1.2 在炉衬与感应线圈之间应有H级以上绝缘材料的绝缘层和工作温度不低于500"C保温材料的绝热层。当要求炉衬整体可推出时,应设置炉衬的松散层。禁止使用含石棉的材料。
8.1.3 干式捣打料应存 放在干燥处,存放过程中要避免铁屑、氧化铁等金属混入,使用前应检查确认干燥度,保存时间不宜超过12个月。
8.2 筑炉要求
8.2.1 中频炉的炉衬厚度应符合设计尺寸,炉衬的捣筑、烘烤和烧结等应严格按耐火材料厂商提供的工艺操作。
8.2.2 用耐火纤维制品铺 设炉底时,应铺设平整、厚度均匀,炉底边沿不应有空隙。
8.2.3 采用不定 型耐火材料捣打炉衬的,捣打炉底前,应对炉基进行干燥处理并清理干净。捣打料铺料应均匀,采用风动锤捣打时,每层铺料厚度不应超过100mm,并应-锤压半锤,连续均匀逐层捣实,第二次铺料应将已打结的捣打料表面刮毛后才可进行。风动锤的工作风压,不应小于0. 5MPa.
8.2.4 采用预制坩埚,模具上下口位置应摆放均匀,并采取必要的固定措施。坩埚外的炉壁应逐层打结。
8.2.5 打结完成后,未烘烤使用前不应倾动炉体,不应撞击坩埚模具。
8.3 烘炉要求
8.3.1 使用废钢铁料烘炉,应选择长宽不超过炉口尺寸1/3的小块料,加料速度应保证不冲坏炉衬,按照中频炉烘炉工艺升温曲线进行烘烤。
8.3.2 使用熔融金 属注入方式烘烤新筑炉衬时,应在注入前做好炉衬预热工作,预热曲线应符合耐火材料工艺技术要求。
8.3.3 烘炉过程应注意感应线圈出 水温度,并检查感应线圈外表层结露情况,不得造成线圈匝间放电.
9 应急管理
9.1 应急设施
9.1.1 企业应按照要求配置消防设施,消防设施包含并不限于:
a) 熔炉车间灭火器的配置应符合GB 50140 的相关要求。
b) 每套中频炉配置的灭火沙不应少于2m、消防铲不少于2个。灭火沙应保持干燥,灭火沙箱应有防止雨水浸湿措施。
c) 灭火器、灭火沙箱应放置在门口附近或重点防护设备附近。
9.1.2 炉下区域的设计应满足在发生漏炉事故时熔融金属能快速流入炉前作业坑的要求。炉下区域和炉前作业坑内不得潮湿有积水。高温熔融金属输送沿线及浇铸区域应设置必要的应急储存设施。
9.1.3 工作场所照明 (障碍照明、应急照明,包括备用照明、 安全照明和疏散照明灯等)和作业场所最低照度应遵守GB50034的规定.
9.2 应急预案及演练
9.2.1 应根据企业中频护数量、吨位。综合考虑实际安全风险。开展安全凤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中至少应该包括中顿炉停电、断水和漏炉等应急处置.
9.2.2 企业应按照 AQ/T 9007的规定组织公司、车间、班组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包括中频炉停电、断水和漏炉等相关内容。
9.2.3 企业应 及时吸取中频炉安全生产事故教训,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抗爆外壳设计规范最新版_抗爆外壳设计规范最新版下载

二、漫谈LNG装置中控室抗爆改造问题

近些年随石化、化工装置安全事故频发引发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其中石油化工装置中控制室抗爆问题近年来格外引人注目。如《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涉及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装置控制室、交接班室原则上不得布置在装置区内,确需布置的,应按照《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规范》(GB50779-2012),在广东会年底前完成抗爆设计、建设和加固”。由于LNG装置中的烃类等可燃物质具有爆炸风险,因而这一规定也适用于LNG装置。本文结合作者服务过的LNG装置控制室改造的实际案例就相关标准、规范对LNG控制室抗爆设计的要求及对已建成的LNG装置如何进行抗爆改造等进行简单汇总,希望可以帮助行业从业人员加深对控制室抗爆要求的理解,理清整改及新建中控室的抗爆设计的工作思路。

一、LNG中控室抗爆设计的必要性

纵观国内LNG厂站设施,目前新建装置的中控室一般布置在装置区外(是否需要抗爆应根据爆炸风险评估结果确定);而前些年建设的小型LNG工厂项目,有大量的工厂中控室是建在装置区内的,作为全厂重要设施及人员集中场所,且其距离火灾危险设备相对较近,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条文要求,该类装置的中控室抗爆设计建设整改将成为必然面对的课题。具体说来,实施方案对抗爆控制室的整改要求如下:

(1)涉及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生产装置控制室、交接班室不得布置在装置区内,已建成投用的必须于广东会年底前完成整改。

(2)涉及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装置控制室、交接班室原则上不得布置在装置区内,确需布置的应按照《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规范》(GB50779-2012),在广东会年底前完成抗爆设计、建设和加固。

(3)具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粉尘爆炸危险性、中毒危险性的厂房(含装置或车间)和仓库内的办公室、休息室、外操室、巡检室,广东会年8月前必须予以拆除。

对照上述条文(2),LNG工厂内的中控室应参照GB50779(注意该规范目前正在修订升版,修订后的标准GB/T 50779预计将在今年颁布,与2012版比较,GB修订为GB/T,名称由《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规范》修订为《石油化工建筑物抗爆设计标准》)。此外,除中控室之外,一些LNG工厂同时还有现场机柜间,上述三条要求中并未提及现场机柜间,尤其是无人值守的现场机柜间问题,对此可以参照SH/T 3006-2012《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及HG/T20508-2014《控制室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概括的说,建筑物是否需要考虑抗爆性能主要取决于建筑物是否位于爆炸风险的区域内和建筑物内是否有人员长期停留。目前新建的中央控制室等重要建筑一般布置在远离装置区的位置,其是否需要抗爆应根据爆炸风险评估确定。LNG工艺装置区内的控制室、有人值守的机柜间等建筑物是重要设施,同时还是人员集中场所,距离火灾危险设备相对较近,为防止装置区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对其造成损害,故规定其宜进行抗爆设计。

二、新建LNG装置中控室的抗爆设计

抗爆控制室的设计需要在布置、建筑结构及暖通空调等三方面的加以注意。对此稍许展开说明如下。

应符合现行国标《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的有关规定,应布置在非爆炸危险区域内,并可根据安全分析(评估)报告的结果进行调整,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抗爆控制室宜布置在工艺装置的一侧,四周不应同时布置甲、乙类装置,且布置控制室的场地不应低于相邻装置区的地坪。(基于防止可燃气体在控制室周围聚集的考虑)

2)抗爆控制室应独立设置,不得与非抗爆建筑物合并建造。(基于避免在装置爆炸状态下,非抗爆建筑物可能产生的碎块阻塞控制室内人员疏散通道的考虑)

3)抗爆控制室应至少在两个方向设置人员的安全出口,且不得直接面向甲、乙类工艺装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要求;基于提高人员疏散可能性的考虑,要求在建筑物不同的方向设置疏散口)

(1)建筑设计

1)抗爆控制室的建筑层面不得采用装配式架空隔热构造,女儿墙高度应在满足屋面防水构造要求的情况下取最小值,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建筑物外墙不应设置雨篷、挑檐等附属结构。

3)建筑物不得设置变形缝。

4)面向甲、乙类工艺装置的外墙应采用抗爆实体墙。需在该墙体上开洞时,应经过抗爆验算。

5)在人员通道外门的室内侧,应设置隔离前室。(设置隔离前室主要是为了有效地保持室内的正压(防爆措施)环境;同时,当外门在爆炸荷载的作用下损坏时,成为第二道防护体系。)

6)活动地板下底面以上的外墙上不得开设电缆进线洞口。基础墙体洞口应采取封堵措施,并满足抗爆要求。(主要是为了防止装置爆炸产生的超压通过电缆槽盒及建筑外墙上的开洞进入室内。)

7)操作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小于600mm,其中活动地板下地面与室外地面的高度差不应小于300mm。空气调节设备机房室内、外高差不应小于300mm。

(2)建筑门窗

控制室外门、隔离前室内门、计算荷载、开启方向、自动闭门器、配置逃生门锁及抗爆门镜、密封要求、联锁要求、内外窗选型等均有明确要求。

(3)结构设计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及抗爆结构件的钢筋强度等级以及配筋面积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抗爆控制室的重要房间、一般房间的空调系统、通风空调设备联锁、新风及回风过滤要求、备用空调机要求、抗爆控制室的排烟系统要求等均有明确规定,具体可以查阅上述的规范。

三、已有LNG装置中控室改造思路

为了提升爆炸冲击波危险区域内不满足抗爆要求的工厂内部既有建筑物的抗爆能力,防止重大人员伤害,宜对其进行抗爆治理,现根据以上所列的现行规范对相关治理原则要求整理如下:

1)当建筑物受到的爆炸冲击波超压≥6.9kPa或冲量≥207kPa•ms,且未进行抗爆设计时,建筑物宜进行抗爆治理。

2)建筑物抗爆治理应优先考虑撤出建筑物内人员的方案。无法实现无人值守时,应对建筑物进行抗爆治理。抗爆加固的工程成本过高或抗爆加固改造后建筑物难以满足GB50016、GB50160及其他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应考虑将建筑物迁至爆炸冲击危险等级为低级的区域。

3)对于其他抗爆能力不足的既有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内的人员数量、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物结构类型、爆炸冲击波大小及建筑物损坏程度等,分批进行抗爆治理。

4)当既有建筑物的一部分需要抗爆加固时,应对建筑物整体进行结构安全核算,核算时应考虑非抗爆部分在爆炸中破坏后对抗爆加固部分的作用和影响。

5)应根据建筑物结构安全性核算结果、生产操作环节的制约、建筑物的现状及场地状况,综合权衡适用性、可实施性及经济性等因素,制定全面完整的抗爆治理方案。可选择新建抗爆建筑物或对既有建筑物进行抗爆加固。

6)对既有建筑物进行抗爆加固时,可采用直接加固法(例如各类结构加固法、抗爆涂层法等)或间接加固法(例如增设支点加固法、抗爆庇护罩法等),加固方法的相关要求应满足GB/T50779(最新)的规定。

7)当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混凝土柱、梁、板)不满足抗爆安全要求时,可采用各类结构加固法或间接加固法,例如增设支点加固法、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型钢加固法、粘贴符合材料加固法和增设剪力墙法等。

8)对既有建筑物的墙体进行抗爆加固时,宜选择抗爆涂层法。抗爆涂层法加固时,宜在建筑物内侧喷涂抗爆涂层,喷涂厚度应根据计算结果确定。

9)抗爆涂层动态性能应通过其他爆炸冲击波测试的验证(作用在抗爆涂层上的峰值反射压力不得低于300kPa,正压作用时间不得低于150ms),并提供爆炸冲击波测试报告。未通过气体爆炸冲击测试验证的抗爆涂层不得用于石油化工建筑物的抗爆治理。

10)对于采用直接加固方法无法满足抗爆要求的建筑物,可采用抗爆庇护罩法。普通的砖混结构建筑物宜采用抗爆庇护罩法进行抗爆加固。

11)对于面积较小、改造难度大的建筑物,可选用模块化的可移动式抗爆庇护设施。

12)谨慎使用在建筑物与爆炸源之间增设抗爆墙的抗爆加固方法。如果确需使用该方法,应通过CFD方法详细模拟爆炸冲击波传播过程,并进行专项论证。

四、已有LNG工厂中控室改造实例
华北某LNG工程于2008年建成投产,并于2010年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二期液化装置的设计和施工,二期装置于2012年建成投产。结合《全国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国务院安委【广东会】3号)、二级标准化复查及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换证对控制室的相关要求,需将该LNG工厂原控制室改造为抗爆控制室。

结合安委办3号文的要求,改造前该中控室存在的问题有(见上图1所示平面图):

(1)原控制室与电容室、配电室为合并建筑,未独立设置;

(2)原控制室采用钢结构,且朝向危险区域方向存在非防爆窗;

(3)原控制室在生产区内且墙体不是抗爆实体墙、未设置隔离前室、且门上部设有挑檐,为非防爆建筑。

经过讨论,改造的备选方案有:

(1)在原中控室与危险区域之间增设抗爆墙;

(2)选址重建抗爆控制室;

(3)在原址上改建抗爆控制室。

当地应急管理厅不认可增设抗爆墙的做法,故而方案1无法实施。因场内其他位置无法满足新抗爆控制室的大小及位置要求,所以方案2也无法实施。最终仅有原址改建的方案可行。

1)将控制室与配电室分离成单独的建筑;

2)将控制室结构由钢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3)将控制室墙体由岩棉板改为钢筋混凝土实体墙;

4)在门口增加隔离前室;

5)将控制室门改为防爆门,未设置窗户;

6)增加冗余的空调、新风、消防排烟等系统。

    控制室改造工期较长,需考虑在工厂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改造。因而提前建立了临时中控室,改造前将系统搬迁至临时中控室(年度停机检修时进行);且在改造前对控制柜及相关控制电缆做硬性防护(临时隔离间),并安装临时空调以保证控制柜处于恒温恒湿的状态;对涉及到的控制柜及相关控制回路逐个进行工艺安全性分析,确定每一个控制回路出问题时所造成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制订《工艺防控方案》,并在改造正式开始前对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又通过对各系统的控制逻辑及通讯中断对现场的影响进行分析后,制定了不停机回迁方案,保证了整个改造期间LNG工厂的正常运行。

五、结语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石化等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本文作者结合服务过的LNG装置控制室改造的实际案例就相关规范对LNG控制室抗爆设计的要求及对已建成的现有LNG装置如何进行抗爆改造等进行了汇总,文中引用的案例来自于团队真实的整改案例,考虑到各地LNG装置实际运行的差异性,这些汇总难以面面俱到,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起行业同仁们的探讨交流及重视,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抗爆外壳设计规范最新版_抗爆外壳设计规范最新版下载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术语

导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1年7月1日颁发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根据最年来的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践经验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规范进行了协调和进一步的发展。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混凝土的结构设计的规范有哪些。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术语

《混凝土就够设计规范》的修订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号文的要求开展各项研究之后制定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主要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术语和符号做了一些规范。比如说混凝土结构的英文名称是CONCRETE STRUCTURE,它是一种通过混凝土作为它的主要的结构材料,比如说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者是素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英文名称是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钢筋混凝土结构包含有噗哟的钢筋作为受力点,并且还包含有钢筋骨架和钢筋网。预应力筋的英文名称是PRESTRESSING TENDON,这是用来对混凝土结构施加一些预应力的重要部件,不要包括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英文名称是PRESTRESSED CONERETE STRUCTURE,顾名思义,这是一种通过预应力对混凝土的结构进行拉伸或者是其他的形变,需要和预应力筋配套使用。普通钢筋的英文名称是STEEL BAR,这是一种非预应力的钢筋的总称。素混凝土结构的英文名称是PLAIN CONCRETE STRUCTURE,这是一种不含有受力的钢筋或者是没有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叠合式构件的英文名称是SUPERPOSED MEMBER,这是一种由预制的混凝土构件和之后浇灌的混凝土相互受力而合成的一种混凝土的受力部件。深受弯构件的英文名称是DEEP FLEXURAL MEMBER,这也是一种受弯部件,它的跨高比是不超过5的。



通过这篇文章,大家是否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术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的话,就多多登录土巴兔吧!

“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四、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介绍?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是2011年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下面是对《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作的简单介绍。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内容简介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以下简称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对指导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保证路面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工程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经验,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原规范中的一些技术指标已不满足需要。根据交通运输部(原交通部)《关于下达2007年度公路工程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发[2007]378号)要求,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为主编单位,负责原规范的修订工作。
目前最新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版本为JTG D40-2011,自2011年12月01日起实施,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版本同时废除。
作品目录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设计参数
4 结构组合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路基
4.3 垫层
4.4 基层和底基层
4.5 面层
4.6 路肩
4.7 路面排水
5 接缝设计
5.1 一般规定
以上就是建筑网针对《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作的内容简介和作品目录的介绍。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广东会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抗爆外壳设计规范最新版_抗爆外壳设计规范最新版下载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抗爆外壳设计规范最新版_抗爆外壳设计规范最新版下载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涉及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 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3、本文章内容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联系方式:请邮件发送至 cnc1698@l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