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会

云存储空间的产品设计_云存储空间的产品设计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3-26 21:23:53 作者:定制工业设计网 5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云存储空间的产品设计_云存储空间的产品设计是什么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云存储空间的产品设计_云存储空间的产品设计是什么

一、亚马逊云科技的云存储,最应该知道的有这三点

传统存储在以各种方式对接公有云生态,公有云的云上服务类型也在不断完善,作为企业信息化负责人要做的是更多地了解公有云,然后,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公有云的优势。

本文通过介绍亚马逊云 科技 存储服务的三个关键点,带您认识云存储的现状。

正文:

乘着互联网产业的春风,云存储在过去近二十年走过了可遇不可求的发展历程。也让从90年代开始,就一直坐着冷板凳,负责数据归档的对象存储,一跃成为整个互联网数据的基石。

如今,绝大部分互联网上可访问的数据都靠对象存储来存,偶尔曝出的数据泄露事件也大多都跟对象存储有关,当然,问题不在于对象存储本身。

从2006年,亚马逊云 科技 的对象存储服务Amazon S3发布,到现在,算起来也有十六年的时间了,这也是亚马逊云 科技 推出的第一款云服务。

从市场表现来看,Amazon S3是非常成功的,前两年有人推测说,亚马逊云 科技 在存储方面的营收规模非常大,甚至被称作是全球最大的存储公司,Amazon S3无疑是功劳最大的一个。

有人说,许多亚马逊云 科技 用户使用的第一个产品就是Amazon S3对象存储,在所有亚马逊云 科技 的用户案例,在所有技术文档里,Amazon S3的出镜率都非常高。

云上原生存储Amazon S3的主线任务:不断降低成本

如果亚马逊云 科技 的用户没用过Amazon S3,就好比去包子铺吃饭没点包子,光顾烧烤店没吃烤串一样,令人费解。

Amazon S3的易用性高、可用性高,开发者很喜欢,Amazon S3几乎不丢数据的可靠性,稳定性也很高,运维管理人员很喜欢,Amazon S3在互联网应用场景被普遍应用。

如今,Amazon S3上存着超过100万亿个对象,每秒需要处理上千广东会次请求。

Amazon S3一开始解决了可靠性和可用性以及安全方面的基本问题,性能也一直在提升,多年看下来,最大的工作重点就是不断降低成本。

亚马逊云 科技 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 陈晓建介绍称,同样存储一份数据,如果2006年需要100块钱,而在2022年就只需要大概15块钱,16年间,Amazon S3的存储成本降低了大约7倍。

2021年12月,亚马逊云 科技 宣布在全球九大区域,将Amazon S3 Standard In Frequent Access和Amazon S3 One Zone In Frequent Access的价格降低了31%。

Amazon S3存储分了八个层级。

对于需要经常访问的数据,首选标准版的Amazon S3,它具有毫秒级的访问表现,而不太经常访问的数据就选Amazon S3 Standard-IA上,相较于前者能节省大概40%的费用。

而对于那些很少访问的数据,则可以选择放在Amazon S3 Glacier DeepArcihve上,它的成本非常低,大约1美刀1个TB,但代价是,想把数据拿回来就得多等等,大概需要12到48个小时。

有人觉得这等的时间也太长了,于是,亚马逊云 科技 又推出了Amazon S3 Glacier Flexible Retrieval,只需要等上几分钟到几小时。

就没有一种,既可以便宜,访问性能又高的存储吗?还真有。

这就是Amazon S3 Glacier Instant Retrieval,它是最新的一个存储层级,拿回数据的速度是毫秒级的,成本与Amazon S3 Glacier相当,适合每季度才访问一次、又需要毫秒级取回的海量数据。

另外,Amazon S3 One Zone-IA的成本也很低,顾名思义,数据只存在单个可用区上,而其他S3存储的数据都在多个可用区上存着好几分,相比之下,理论上丢数据的风险高了些。

最后,出于合规的要求,用户有些数据不能上云,亚马逊云 科技 可以提供Amazon Outposts,把云的硬件放到了用户的数据中心里。使用Amazon S3 on Outposts,就像在云上使用S3一样。

总的来说,Amazon S3的存储层级还是挺多的,但问题是,这给选型和管理也带来了负担。

为此,亚马逊云 科技 推出了Amazon S3 Intelligent-Tiering(智能分层),它会根据对象被访问的次数在多个存储层级间进行自动化迁移。

如果不能确定要选什么或者存储需求会变,那就选它,它不仅能解除选择困难症,还能避免用户自行管理数据分层的麻烦。

一家在东南亚和北美市场非常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在亚马逊云 科技 上存放了大约几十PB的数据,原本主要使用的是Amazon S3 Standard—IA,在使用Amazon S3智能分层后,没有进行任何额外操作,就将存储成本降低了62%。

亚马逊云 科技 最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Amazon S3智能分层功能,如今,Amazon S3智能分层已经涵盖了Amazon S3家族的几乎所有存储类别,最多可节省68%的成本。

不仅如此,如今数据分层还拓展到文件存储Amazon EFS,Amazon EFS提供四种文件存储等级,数据分层能节省高达72%的存储成本。

打通云应用与传统应用的隔阂:靠多种文件存储

如果说,对象存储是云存储的标配的话,那文件存储就是云存储连接本地存储的桥梁。

如今常见的应用分为两类。

一类是云原生的现代化应用,也就是在云上开发的、充分利用云架构优势的应用,比如电商、 游戏 、社交媒体等平台。对应需要的存储,大部分是对象存储Amazon S3来满足,少部分需要文件存储Amazon EFS。

另一类是传统企业应用,它诞生在公有云之前,常见的有高性能计算、EDA、视频渲染等场景,通常由本地的文件存储系统,比如NAS来支撑的,为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通常都带有快照、镜像、远程复制等功能特性。

这类工作负载并没有根据云架构的特点来设计,如果强行上云,不仅需要调整应用本身,而且还可能出现兼容性的问题,为了避免此类问题,亚马逊云 科技 推出了FSx文件存储家族。

从2018年开始,陆续推出了面向Windows环境的Amazon FSx for Windows,面向高性能计算场景的Amazon FSx for Lustre,面向大数据分析场景推出了Amazon FSx for OpenZFS。

金风慧能采用了亚马逊云 科技 构建HPC高性能计算系统,其中使用了Amazon FSx for Lustre共享存储系统,不仅使气象预测系统性能提升了10%,气象计算时间缩短了1/3,还将成本降低了70%,运维复杂度也大大降低。

此外,还与知名存储厂商NetApp合作推出了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把NetApp的经典NAS文件存储系统NetApp ONTAP放到了公有云上。

NetApp在2015年就提出了Data Fabric的概念,大意就是想要实现数据在云上和云下的自由流动,是比较早积极拥抱混合云的存储厂商之一。

与一些存储厂商的云上托管服务不同,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没有删减任何功能,它是云上唯一完整且全托管的NetApp ONTAP文件存储系统,能够无缝地跟企业本地的ONTAP系统对接,所以,用户的IT系统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就能使用云上服务。

2019年,NetApp与联想成立合资公司——联想凌拓,联想凌拓在中国区提供相关服务,联想凌拓产品管理与营销高级总监林佑声表示,从发布到现在,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得到了非常多客户的认可,包括金融、医疗、石油以及高 科技 行业客户。

嘉里物流原本是本地存储NetApp ONTAP的用户,随着业务全球化发展,在数据扩容以及数据共享方面碰到的问题越来越多,通过使用亚马逊云 科技 提供的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将数据从本地迁到云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上云之后,不仅可以使用原来NetApp ONTAP自带的快照和备份等功能,同时,还可以使用亚马逊云 科技 遍布全球的数据中心,实现跨区域的灾备。

补足数据保护方面的短板:Amazon Backup

一直以来,云存储被诟病的点还在于缺少数据灾备功能,在如何维持业务连续性方面有一些争议,而亚马逊云 科技 正在试着消除这一顾虑,这就是Amazon Backup。

由于缺少与业务价值的强关联性,数据保护经常容易被忽视,同时,由于数据保护系统本身很复杂,合规的要求还特别多,实践起来也特别麻烦,所以,数据保护的实践相对落后。

可能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亚马逊云 科技 的数据保护服务Amazon Backup才特别喜欢强调“一站式”“操作简单”的特点,让用户知道,数据保护也没有那么麻烦。

于是我们看到,Amazon Backup能覆盖旗下的几乎所有存储产品,包括块存储(Amazon EBS)、对象存储、文件存储、数据库,以及计算和存储网关等相关产品。

Amazon Backup的操作比较简单,通过图形的界面即可完成大部分操作,用户还可以通过预设的策略进行自动化的备份,降低手动备份带来的问题。

安全合规的问题让许多用户头疼,Amazon Backup深度集成了亚马逊云 科技 自带的KMS数据加密服务,整个备份操作权限、数据访问权限都可以用IAM进行细颗粒度监控,满足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广东会等方面的合规要求。

Amazon Backup避免让数据保护带来太多的成本负担,因此也用上了智能分层技术,用户通过冷热分层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约75%的成本。

澳大利亚石油天然气的供应商Santos要对Amazon EBS块存储做备份,原本都是用手动备份的方案,但随着业务量的发展,备份的出错率越来越高,成功率越来越低。

而在用了Amazon Backup后,平均备份任务用时和运营成本均有大幅降低,备份成功率到了100%,而且还完全做到企业数据合规。

结束语

确实如陈晓建所言,亚马逊云 科技 存储服务已经成为IT行业的“水”和“电”,让各行各业的业务都能从存储服务中获得价值。

亚马逊云 科技 的存储服务类型和存储的相关实践都非常有代表性,而且,很多做法已经成了上云的参考实践,企业用户应该多少了解亚马逊云 科技 的云存储,特别是有上云打算的企业。

当然,上云带来的便捷和灵活,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对运维的解放都很吸引人。

还有顾虑?据我个人了解,亚马逊云 科技 非常在意企业在云上的成功和成本节省,不仅会帮企业不断优化。除此之外,市场上有一些专门的服务,帮助企业做规划实施,让你充分利用云的优势。

云存储空间的产品设计_云存储空间的产品设计是什么

二、如何搭建企业网络存储服务器?

1.选择机架设备

小型企业通过在桌面或架子上堆叠服务器硬件和网络设备来开始运营并不罕见。这样做的成本的确比较低廉,但会存在未来隐患,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这些设备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混乱。这些设备暴露在外会增加物理篡改的风险,也会埋下一些定时炸弹,比如说不小心造成的咖啡溢出,环境灰尘以及员工不小心被暴露的电线绊倒所存在的危险等等。

但是,使用机架式设备能避免这类事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些机架经过专业设计,可以轻松地容纳这种类型的硬件。虽然,与非机架安装等价物相比,它们似乎非常昂贵,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性价比高,你可以使用它们轻松管理你的设备以及其它好处会远远超过其成本。

2.要了解服务器机架的基本特征

在购买或安装服务器机架之前,你需要学习并了解服务器机架的基本特征。服务器机架通常以机架单位来衡量,通常表示为“U”或“RU”。机架单元的高度相当于1.75英寸(44.5毫米),兼容设备的测量单位为“U”的倍数。通常,服务器的范围从1U到4U,网络交换机在1U到2U之间,而一些刀片服务器在5U到10U之间或甚至更多。

在确定服务器机架之前,你还需要考虑服务器机架的宽度和高度(深度)。通常可接受的宽度为19英寸,深度为600-1,000mm。然而,这些机架中的许多通常具有可调节的后支架,即使大多数机架安装服务器通常包括可调节的安装套件,一旦它们具有足够的深度来容纳服务器就可以使用。

四柱机架是当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商用服务器机架之一,它设计用于容纳19英寸宽的设备和服务器。

普通机架的高度约为42U,其中一半的机架高度为24U,但有几种其他类型的机架,机架高度从5U到20U不等。这些不是对这些机架外部尺寸的测量,因为该特征高度依赖于机架的设计并且它是变化的。一些机架配有脚轮,有助于缓解运动。

开放式机架和小型壁挂式机柜是在空间有限的地方安装IT服务器的绝佳选择。但是,你需要意识到,如果你决定使用开放式机架,则必须满足特殊要求才能安装服务器,包括将机架固定在地板上。壁挂式机柜不适用于由少数服务器组成或比网络交换机重的任何负载。

3.隔离服务器以降低噪音

如果你没有专门放置和存放设备的单独房间,你将不得不考虑内部服务器设备附带的噪音。你需要一个分区的房间,即使它是一个小区域,因为从长远来看,它是值得的。

建立分区以后,能够消除或者减弱那些会影响员工整体工作效率的隐患。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防止任何未经授权的人员篡改你的设备,有助于保护设备免受损坏并防止被盗。

在小型企业中,除了将机架放在房间的角落或IT部门内部别无选择外,强烈建议使用具有隔音功能的机架。 由于通风口无法实现完全隔音,因此这些机架通常通过其降噪特性来衡量。它们产生的噪音和机架本身的整体降噪能力的结合通常会决定它们的工作效果。

4.想要散发热量则需一个合适的空调机组

IT设备和服务器产生的热量通常很高,可能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它们还可能导致中断和崩溃,这可能很难解释,这就是为什么在构建内部服务器机房时安装冷却装置非常关键的原因。

但是,如果你只需要几个网络交换机,五托架网络连接存储(NAS)系统或服务器,你可能不需要担心冷却系统,除非你需要更大的NAS,多个服务器和一个中型UPS,这样的话热量会广东会增加。

服务器机架的热容量也直接受外部温度的影响。这就是强烈建议你在服务器机房安装空调装置的原因。

只要打开服务器并产生热量,这些空调就必须始终打开。建议使用不同的断路器安装独立的独立装置,以便在需要维修任何一个断路器时可以定期更换它们。

不要想着打开窗户再加上两部风扇来散发热量。

5.学会正确处理电缆

只有正确的电缆管理才能确保适当的通风。这就是为什么尝试将42个1U服务器强制进入全高机架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主意,因为它会导致严重的布线限制或限制。许多旧服务器的机箱通常需要彼此之间1U到2U的空间,以确保正确的气流。目前,大多数现代机架式服务器都不需要这些空间。

设置一个装满机架的服务器机房需要的不仅仅是使用一些螺丝来帮助将这些设备固定到位。你需要了解如何管理从这些机架中排列的所有设备及其相应的以太网电缆中出来的电缆。除了机柜内布线外,还需要妥善管理或终止用于IP摄像机,台式计算机和所有其他网络设备的以太网LAN点的电缆。

处理所有这些的最佳方法是使用RJ45配线架终止以太网电缆。安装在1U空间中的普通接线板通常提供多达24个端口,并且通常需要某种形式的手动输入,例如剥离电缆,将其固定到接线板中以及使用线缆测试工具来验证其连接性。根据你的预算,你可以让网络专业人士或专家在一天内为你处理所有这些问题。

除了配线架之外,你还需要使用束线带,因为当你尝试固定杂散电缆时它们会派上用场。你可以获得可以重复使用的标准电缆扎带,当你批量购买时它们非常便宜。

6.学会标记,保持简单

在设置服务器时,要学会标记和记录你所使用的流程,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做,便于任何新员工或者供应商在需要了解服务器机房时,能够高效并系统的了解到服务器的整体系统情况。并且还可以防止可能发生的任何灾难性错误,包括重新启动或拔出系统而不发出任何形式的警告。

正确标记基础设施的最简单和最好的方法之一是使用标签打印机。该打印机可以从任何硬件商店购买。你必须使用正确描述它们的唯一名称或其IP地址来标记网络和服务器设备。你还应该为键盘,鼠标和视频开关,路由器,NAS设备,冗余硬件和数据备份设备等其他IT设备执行相同的操作。

这些注意事项应打印出来并妥善详细,以便轻松解释与你的内部硬件相关的重要程序。这些打印件应贴在冰箱磁铁或服务器机柜上。为了获得最佳结果,它们应包括与数据备份,联网,启动或关闭这些设备相关的操作说明,以防断电。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一些需要你去了解和注意的地方:

a.空间要求

b.地板和柜子类型

c.设备尺寸

d.加热和冷却系统

e.电气设置

f.防火

g.紧急电气备份

h.安全和警报

最重要的一点是,以上所有内容都要花钱,所以要规划好你的预算,不要让设置服务器机房花掉了你整个IT预算。

云存储空间的产品设计_云存储空间的产品设计是什么

三、什么是云存储?你如何看待云存储?

云存储的几十年发展历程,其计算架构模型,也从Scale Up走向Scale Out。但是展望未来数字世界的海量需求,目前流行的模型还能够持续满足吗?本文通过对云存储 历史 的回顾,及对Scale Up和Scale Out两种扩展模型的诠释,来揭开云存储的未来模式。

1. 云存储及其 历史

简而言之,云存储(cloud storage)就是将数字内容安全的存储在服务器上,从而任何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可以方便的获取。首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云存储的 历史 。

云存储的早期雏形要回溯到上个世纪的90年代,也就是互联网泡沫时期(dot-com boom),当时有许多家公司,例如EVault, NetMass, Arkeia和CommVault等等[1]均提供在线数据备份服务,当然它们绝大部分也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碎而烟消云散了。少数幸存下来的有一家叫Veritas NetBackup最后也被Symantec收购,现在依旧提供Symantec NetBackup的在线存储服务。

而真正让大家耳熟能详的云存储是2006年由Amazon提供的AWS S3云存储服务,其最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是,提出了即买即用(pay-per-use)的价格模型,使得云存储的使用像水电一样可计算衡量。从此云存储以S3为标准一路绝尘,我们所熟悉的大厂,比如Netflix, Pinterest, Dropbox也是S3的顾客。尾随的Microsoft和Google也于2010年分别发布了类似的Azure Blob Storage和Google Storage的存储服务。

云存储真正发展的十几年中,见证了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大数据的生机勃发,人工智能的再次复兴,并能够展望到未来物联网,无人驾驶及各类机器人自动化的世界。海量数据的产生,存储,分析,预测及应用,快速以正反馈循环方式,推进着人类 社会 向数字世界大步迈进。所以,为了适应数据存储新的需求,各家云存储产品的应用场景及价格模型,已从单一向多元发展,比如AWS S3就有Standard,Intelligent-Tiering, Standard-IA,One Zone-IA,Glacier和Glacier Deep Archive六类存储产品来满足各类使用场景,我会在未来的文章里针对性的细讲一下。而本文重点所探讨的是,目前云存储的基础架构体系是否能够适应未来数据存储的要求和挑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计算机体系架构里的Scale Up和Scale Out扩展模型。

2. Scale Up和Scale Out?

Scale Up又称为垂直扩展(scale vertically)[2],意为在单节点上添加资源,如CPU,内存和存储,在纵向上扩展从而获得更多计算或存储能力;Scale Up初期能够快速达到升级目的,操作起来相对比较简单,但随着计算或存储的要求越来越高,硬件资源的添加可能已经达到极限,不仅单节点的造价非常昂贵,维护成本很高,而且更容易留下单点故障的隐患。传统的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存储就是此种模式。

Scale Out又称为水平扩展(scale horizontally)[2],意为在分布式环境下,通过添加节点计算或存储资源,在横向上满足更多的计算存储需求;随着计算和存储单位价格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使用低端的商用(commodity)系统,利用分布式技术可以搭建起“超级计算”中心,以及后来衍生出来的私有或公有云平台解决方案。虽然分布式系统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软件复杂度和管理困难,但由软件定义的计算和存储解决方案,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鲁棒性,优雅的解决了海量增长的计算存储需求,也是目前云平台的主流技术。但它就一定能够承载未来的更加海量的需求吗?云存储的未来是什么?方向是向左还是向右?

3. 未来向左还是向右?

话说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事物发展的规律似乎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当下,云平台内部似乎已完全是Scale Out模式了,但当我们把镜头再拉远一点,从云平台在全球部署的每一个可用区来看,整体上它又是一个Scale Up模型,不是吗?单点投入巨大,耗费能源,使用成本高昂。而相反,随着强大的计算,存储和带宽能力能够进入寻常家庭、工作和生活等边缘节点,资源闲置或者不均衡使用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那么,是否能够将这些边缘节点的计算存储能力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Scale Out平台,提供人们日益增长的计算存储需求?

可否将浪费或者不对等的资源重新组合,提供一个更加节能环保的绿色Scale Out平台?

可否摒弃中心化的单点故障和数据安全隐患,真正做到廉价高效,零数据泄露的Scale Out平台?

答案是应该可以而且必须可以!

纵观云存储平台的发展 历史 ,从单节点的Scale Up模式走向可用区内部的Scale Out模式,又从内部的Scale Out模式走向整体上相对的Scale Up模式。而未来数字世界的海量计算和存储需求的满足,一定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全球Scale Out模型,那就是把边缘节点和半中心化节点高效且系统的组织起来,减少浪费,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去除中心。将天空中几块为数不多的白云,变成漫天遍布的朵朵白云,让人们自由定价、自由选择、自由组合。

挑战虽然巨大,但未来很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迎接云存储的明天!

[1]: History of Online Storage

[2]: Wiki Scalability

文章作者:Bruce Lee(//PP.IO总架构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有关于PPIO的交流,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

加我微信,注意备注来源

wechat:omnigeeker

云存储服务平台,很精练吧

百度解释:云存储是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广东会的网络存储技术,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络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系统。

云存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数据保存在一个第三方空间,随时取用和处理。云存储也可以说是一个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云存储对用户来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设备,而是整个云存储系统的一种数据访问服务。


通过集群应用,网络技术等功能把网络中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工作。

云储存就是企业的公用空间(服务器),定期有人维护不用自己操心不怕数据丢失,但是数据都会在企业无保密可言,

就是网上的存储空间,不占自身内存,要用时联网下载

云存储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或类似网格计算等功能联合起来协同工作,并通过一定的应用软件或应用接口,对用户提供一定类型的存储服务和访问服务。

云存储的优势

楼主有需要的话可以了解一下企业共享办公系统,可支持手机端、云端、公司服务器存储、为企业独立搭建维护企业网盘,从而实现文件归档存储、文档管理、协同办公等功能。

云存储就是将文件内存存储在云端的一种方式,不占用自己本身电脑或者手机的内存,海量存储轻松搞定,解决了很多的存储难与存储传输难的问题。

使用呆猫云盘的几大好处,企业存储资产更安全:

1、使用呆猫远程桌面时可直接挂载云盘,轻松上传下载文件,支持在线修改文件。

2、项目资源统一集中管理,释放本地存储空间;支持弹性扩容,按需使用,降低本地硬件使用成本;

3、呆猫同一账号内存储互通,资源可异地共享,减少传输成本。

4、呆猫云盘与渲云网盘存储互通,使用渲云提交渲染任务时,内网同步,文件秒传,节省传输时间。

5、支持高并发读取资产文件,可同一账号最多可支持上千台机器同时读取云盘文件,提高工作效率。

6、高性能存储,广东会级IOPS,超高算力助力设计行业发展。

7、云盘基于域控的安全策略,免受病毒攻击;提供多副本可靠性机制,即使机器出现故障,也不会引起数据丢失。

把你需要存储的数据放到网上,不占用你自己设备的内存,当你需要使用时从网上下载。这之间会产生数据流量。

云存储其实我们都经历过,2013年-2016年蓬勃发展,而后被玩坏的云盘,就是典型代表,虽然我们控制权益不多,只能上传下载,离线,共享,基本当作网络硬盘和交流工具使用,但却解决了人们的燃眉之急。我们现在部分手机上还有云端保存照片的功能。


实际的云存储并不是这么简单,引用一下广东会:

云存储是建立在云计算的基础上,为云计算服务。对于我们似乎太深奥,但又息息相关,我们只需要知道它是好东西就行了。不单单能当作个人网络上的储存空间。

四、家庭魔术存储—Magic M2 私有云盘 开箱与评测

NAS 是 Network-Attached Storage 的缩写,简单的说其实和移动硬盘类似给电脑提供了额外的存储空间。而移动硬盘通常连在一台计算机的 USB 接口上,想用在别处需要先在系统里卸载它,从接口上拔下来,再插到另外的计算机上。这种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限制,同一时间只能接在一台计算机上,空间上也需要和使用它的计算机放得足够近,而且同时存在硬盘损坏的风险。而 NAS 和移动硬盘不一样,通过网络和各种计算设备相连接。这样多个设备就能够同时分享,另一方面也摆脱了空间上的局限——只要网络能连上的地方你都能用,并且NAS 产品多数都可以接上不止一块硬盘,家用产品中双盘位和四盘位比较常见,通常配合RAID的方式进行存储。

文件存取是 NAS 最基础的功能,在此之上又派生出很多应用。常见的比如说数据备份,计算机和手机可以设置成定期自动在 NAS 上保存备份,不必再担心哪一天硬盘挂了或者手机丢了就再也找不回重要的文件和照片。云端同步,可以在家里和办公室用不同的计算机,甚至是在路上的时候打开手机随时编辑同一份文档,再也不必借助邮件或者U盘在多个设备之间来回拷贝。再比如说影音 娱乐 ,不在家的时候掏出手机让 NAS 从 BT 或者迅雷下载高清电影,回到家打开电视就能直接播放。

虽然NAS优势很多,也不是没有代价。首先,为了联网和应对多个设备的访问,NAS 需要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它自己就是一台计算机或者说服务器,有自己的 CPU 和内存。移动硬盘相对就简单多了,硬盘盒里面主要是把数据流在不同的硬件接口之间进行传递。不算上硬盘的成本,现在一个普通家用 NAS 的价格少说也是普通移动硬盘盒的十倍以上。其次,现在多数的移动硬盘用一根 USB 3.0 的数据线接在计算机上就可以快速地读写文件,而 NAS 如果想达到与之相当的传输速度,要依靠高速网络,这样就需要千兆交换机、千兆网线、5GHz 高速无线路由器等等。部署这样一套基础设施多少需要了解一点网络知识,当然也免不了花费些银两。

当一开始看到这个产品的时候还是有些期待的。因为,对于新华三的初步了解,它以路由器、交换机为主,最近几年也开始涉及了服务器、云存储、云计算的方面,并且定位目标主要以政府、医疗、教育、交通、军事部门等为主,家庭及个人消费者的产品,和其他友商(华为、海康、广东会等)相对来说少了一点。

随着各家云盘厂商的服务关闭,私有云盘、NAS显得有些迫切。总不想着某一天自己的资料无法存放而头痛。这次推出的 H3C Magic M2打上了家庭云盘,不知道其真正的功能和体验如何,是否称得上云盘或者家用NAS。

一、外包装

拆开快递拿出来的时候,感觉还是挺不错的。现在的 科技 圈开始流行,没有设计便是最好的设计 ,所以它整体的外观比较方正,用了比较环保的纸盒,摸上去也挺有质感。正面就简简单单的一张照片和“无线私有云盘”几个字解决了所有的设计。背面依照惯例,简单介绍介绍产品型号和主要技术特点。

来个整体的开箱照片,依次为电源适配器、说明书、主机、网线和HDMI线。

二、机身

Magic M2本身接口包括了:USB 3.0*1;Magic口*1;功能按键*1;复位按键*1。

魔术家M2的机身侧方是插口和按键,从左到右依次是“USB 3.0接口”、“Magic接口”、“复位键”、“功能键”。USB接口可外接优盘、硬盘等存储设备。复位键长按5秒或以上,直到系统指示灯快速闪烁,设置恢复至出厂设置(硬盘中的文件不会丢失)。功能键短按1次,导入数据;短按2次,弹出USB设备;长按5秒或以上,设备进入/退出睡眠模式。

三、电源适配器

M2延续了之前Magic极简设计,采用网口机身分离式设计,利用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替代传统的RJ45接口,用一根简化版HDMI线缆实现了网线与电线的双重功能,将原本需要插在机身的网线全部通过HDMI线缆转移到了电源适配器上,同时将原本标示的“WAN”或“LAN”改为了更加容易懂的“互联网”和“电脑”,非常人性化。

四、关于硬盘的拆装

安装硬盘只需四步:1.沿绿色边线向外打开外壳 2.抽出可拆卸式硬盘盒3.放入硬盘(正面向上,接口向硬盘盒外侧)4.装回外壳。硬盘需自行购买,推荐支持2.5英寸SATA接口硬盘(7mm和9.5mm厚度硬盘)。在说明书中很形象的通过图片的形式进行可拆分讲解,为了更加明显的体现,加一个GIF动态图来说明一下把。

M2支持PC端web管理以及移动端APP管控两种方式,两种方式既可以本地局域网控制,也能实现远程管理。M2的APP基于CAPWAP协议的集中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无线网络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配置功能,使用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无线网络的操控方法。对于爱折腾的旁友,因为过于简单,也失去了一些可操作性。

1、PC端

在接通电源并连接至路由器下时,在网页上输入192.168.124.1(默认管理IP)即可打开管理页面。管理页面在也面的最下方,又分为了简洁版和专业版,方便不同的人群对其的设置。

通过进一步的在专业版本的设置界面发现,M2也举具备了普通路由器的功能,2.4G/5GWIFI的设置,用户管理与升级,整体性能监控,基本的上网控制等。

1.1存储功能

在我的计算机地址栏中输入192.168.124.1,会跳出登陆界面,默认的账号为magic,密码为WIFI密码。成功登陆后,便可以对内置硬盘进行访问。(在刚对它设置时,会提示需要格式化硬盘,只有在格式化成功后才可以正常访问)。在格式化完成后,在硬盘中会自动创建:其他,视频,图片,文档,下载,音乐这几个文件夹

我配置了一块INTEL的SSD硬盘,我在视频文件夹中尝试放一部260M左右的视频,实际测试中,上传速度大约在11MB/S左右,也不能说特别把。

可惜的是,简单的设置之后硬盘访问与管理,只支持局域网内进行,也就是说异地电脑无法对其进行访问和管理。感觉和云盘有些出入了。。。当然,如果动手能广东会的话,通过端口映射或者DDNS等其他方法应该也可以达到云盘的效果,但上传速度应该会有点感人。。。

2、APP

它的首页还是偏向于简单把,整体色调偏冷。

注册好之后连接之前设置好的无线,它会提示输入管理密码,管理密码和WIFI密码一致。

2.1设置界面

设置界面其实更多的和PC端相类似,无非转移到了APP上。只不过也比PC多了一些应用,比如硬盘备份、手机备份和离线下载。

Wi-Fi管理也很简便,可以单独设置2.4G和5G Wi-Fi,也可以开启双频二合一功能,开启后2.4G和5G将使用相同的配置,终端将自动适配更强的设备,近距离时自动连接到更高速的5G WiFi,远距离时可以连接穿墙质量更好的2.4G WiFi。高级设置里也可根据个人需求对Wi-Fi一键开启或断开。

因为Magic M2有一个USB3.0的接口,也增加了可以外接移动硬盘的可能,所以在APP中也增加了硬盘备份的功能。

用户控制界面,可以查看当前连接云盘的有哪些设备的存在。

2.2离线设置下载

Magic M2支持离线下载功能,支持磁链接,HTTTP等和种子文件。但是在实际测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链接能够下载,一些链接无法下载的情况。当然,这也不是它一家的问题,在国内迅雷基本独占下载软件的市场,再加最近迅雷关闭了第三方的离线下载通道,迫使多家厂商的离线下载功能失效,寻求其他厂商的合作。

为了测试,我随机找了一部电影进行测试。1.8G的电影大小,算上获取种子时间和下载时间差不多半天左右的时间。如果平时找到好看的电影,进行远程离线下载,回家也就可以进行观看了。前提是,你的保证链接的可下载性。

在存储界面可以在不同的路径下进行查看文件,需要注意的是,图片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局域网、异地WIFI、4G)进行查看。但是视频文件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发现,只能在局域网下观看,4G和异地无线无法进行在线观看,只能进行下载后查看。不知道后续是否能够升级解决。

2.3备份功能

手机用户只需点击主页面按钮,选择手机相册,选择需要上传的图片和视频(可以勾选删除源文件),点击确定,编辑分类标签即可上传。照片视频智能分类,支持标签、时间、地点多种分类方式。

官方宣称H3C Magic M2是针对个人数据市场特别定制的家庭私有云盘,产品将网络存储、文件管理、安全备份、社交分享、离线下载、无线路由等功能融为一体。采用最新的802.11ac技术,企业级防火墙,无线传输速率高达1167Mbps,内置1TB监控级硬盘(选配),是一款集网络存储、文件管理、安全备份、社交分享、离线下载、无线路由、智能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家庭私有云盘。

从我个人的角度去体验和感受,取名为家庭私有云盘,有点对不起这个“云”字。从整体的框架、构造和功能上去解析:

1、硬件

因为Magic M2从整体的设计思路上来说,其实就是一个路由器,所谓的云盘与备份,只是相当于在路由器上在硬件上直接增加了SATA的接口。其实和外界的带有USB接口的路由去性质差不多,例如小米、华硕、360等。

使用网线和电源线合一的HDMI线的方式确实比较广东会和方便,同时在电源适配器上以中文的形式注明,使消费者的入门难度降低,更加清楚明白WAN/LAN的区别。(一开始我以为那个HDMI的接口是输出接口,可以将硬盘中的视频输出到电视等设备,当然后续升级可以考虑一下)

2、软件

M2的软件其实更偏向于传统路由器的系统,和真正的云盘或者家用NAS的Linux系统没法比较。M2只能定时更新固件,和nas的LINUX相比可操作性不高,但也因为如此,还是比较适合那些不太喜欢折腾的人们,安安单单的最好。

总结

1、家里正好想换路由器的朋友们,这个产品还是挺好的,毕竟还带着存储功能。老人孩子的照片刚刚好可以存放。后续APP会升级,会增加隐私存放,用户相对独立,互不影响,居家旅行必备利器。

2、喜欢折腾或者最近考虑自己搭建家用NAS或者云盘的,这个产品就不太适合你们了,不要被云盘两个字迷惑到了,他们并没有云服务,纯硬件而已。它就是一个路由器带了个硬盘槽位而已。

谢谢!多谢各位!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云存储空间的产品设计_云存储空间的产品设计是什么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云存储空间的产品设计_云存储空间的产品设计是什么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涉及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 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3、本文章内容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联系方式:请邮件发送至 cnc1698@l63.com